張侖和王守仁捧著軍報稿子,躬身遞到朱厚照案前。
朱厚照拿起稿子,逐字逐句地看。
他的眉頭漸漸舒展,時不時點頭。
看到“士兵每月領三鬥糧、二百文銀,軍戶免兩稅”的段落時,他笑了。
“寫得清楚,百姓一看就懂,沒白讓你們熬通宵。”
王守仁連忙道:“都是陛下指點得好,不然臣等也想不到用大白話寫得這麼明白。”
朱厚照放下稿子,從案下抽出一張宣紙,抬手遞過去。
“看看這個。”
張侖上前一步,雙手接過,展開一看,眼睛瞬間亮了。
紙上寫著“大明軍報”四個大字,筆走龍蛇,蒼勁有力,一看就功底深厚。
“陛下……這是您題的字?”張侖聲音都有些發顫。
滿朝文武都知道,陛下愛玩。
可很少有人知道,陛下的書法造詣這麼高,這字比宮裡的翰林寫得還好!
朱厚照笑了笑。
“昨晚沒事,就寫了這幾個字,軍報總得有個像樣的報頭,用這個正好。”
王守仁湊過來一看,也忍不住讚歎。
“陛下的字,筆力雄健,有太宗爺的風骨,臣佩服!”
“彆光說好聽的。”朱厚照擺擺手。
“拿著這個,趕緊去安排印刷,彆耽誤了明天發行。”
“臣遵旨!”兩人捧著稿子和題字,躬身告退。
他們的腳步都比來時輕快。
有陛下的題字,這第一期軍報,肯定能轟動京師。
走出暖閣,張侖忍不住對王守仁道。
“以前總聽人說陛下貪玩,可今天見陛下題字,才知道陛下是真有才華,隻是不愛顯擺罷了。”
王守仁點點頭。
“陛下的心思,咱們猜不透,但陛下做的事,都是為了大明,為了百姓,這就夠了。”
“咱們趕緊去工部,讓他們把報頭刻出來,明天一早就能印。”
兩人快步往工部趕,路上遇到禮部尚書張升。
張升見他們捧著宣紙,好奇地問。
“二位大人這是去哪?手裡拿的是什麼?”
張侖笑著揚了揚宣紙。
“是陛下為‘大明軍報’題的字,咱們去工部刻報頭,明天就要發行第一期了。”
張升愣了愣,隨即道。
“陛下還會題字?真是沒想到……那可得好好刻,彆辜負了陛下的墨寶。”
“張大人放心,我們省得。”王守仁應道。
兩人沒多停留,繼續往工部走。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京師的街道上就響起了賣報人的吆喝聲。
“賣報嘍!賣報嘍!大明報社的新報,還有新出的大明軍報,一文錢一份!”
一個賣報人挑著擔子,一邊走一邊喊。
擔子兩頭的籃子裡,堆著厚厚的報紙,報頭“大明軍報”四個大字格外醒目。
街上的行人剛出門,聽到“新出的大明軍報”,都圍了過來。
“什麼是大明軍報?跟之前的報社不一樣嗎?”一個提著菜籃子的婦人問道。
賣報人笑著道。
“當然不一樣!這軍報專門寫邊軍的事,今天第一期,寫的是朝廷為啥要征邊防兵,一文錢一份,您買一份看看?”
婦人猶豫了一下,掏出一文錢,買了一份。
“家裡那口子總說朝廷征兵變著法要錢,我看看上麵怎麼說。”
周圍的人也紛紛掏錢,不一會兒,一籃子報紙就賣出去大半。
一個穿著短打的漢子,買了報紙後,湊到旁邊一個識字的秀才身邊。
“先生,您幫俺念念唄,俺不認字,想聽聽朝廷為啥要征兵。”
秀才接過報紙,清了清嗓子,大聲念了起來。
“朝廷為啥要征邊防兵?因為北邊的韃靼,每年冬天都要過來搶糧食、殺百姓,宣府是京師的大門,要是宣府守不住,韃靼就會打到京師來,咱們的房子會被燒,糧食會被搶,老婆孩子都保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