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政司管行政,按察司管司法,各司其職,誰再敢插手按察司辦案,一律嚴懲不貸!”
這話說得乾脆利落,帶著年輕人的銳氣。
朱厚照沒說話,轉頭看向韓邦。
“韓尚書,你是老刑部,說說你的看法。”
韓邦躬身道。
“陛下,陳老弟的建議切中要害,但還需補充幾點,才能落地。”
“其一,光有禁令不夠,得設‘司法督查使’,由東廠和錦衣衛各派專人擔任,直接對陛下負責,定期巡查各按察司,一旦發現布政司乾預案件,可先拿人再上報,避免有人通風報信。”
“其二,按察司的判決,無需再向布政司報備,直接上報刑部和陛下,遇到重大冤案,按察使可直接進京麵聖,繞開中間環節,防止消息被篡改。”
“其三,已經查實的一百零九件冤案,要立刻平反,涉案官員一律革職查辦,貪腐勒索的銀子要追回,返還給受冤百姓;對那些病死、流放的受冤者家屬,朝廷要給予撫恤,彌補他們的損失。”
“其四,司法人員的考核要和考成法掛鉤,辦案公正、平反冤案多的按察使、推官,優先提拔;辦案不公、縱容權貴的,直接罷官,永不錄用。”
韓邦的建議層層遞進,既解決了當下的問題,又考慮到了長遠的製度建設,透著老臣的沉穩和周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朱厚照聽得連連點頭。
他拿起統計冊,翻到其中一頁,上麵記錄著順天府布政使乾預地界糾紛的案子。
他忍不住道。
“韓尚書的建議很周全,既打了現行,又堵了漏洞,這樣才能徹底解決布政司乾預司法的問題。”
他放下統計冊,目光掃過韓邦和陳璋,語氣鄭重起來。
“不過,這麼一來,司法部門的活兒可就多了。”
“督查使要巡查,冤案要平反,涉案官員要追責,還要完善考核製度,樁樁件件都是硬仗。”
朱厚照頓了頓,眼神裡帶著一絲考驗。
“韓尚書,陳璋,你們倆,還有三法司的人,怕吃苦嗎?”
暖閣裡瞬間安靜下來。
五月的陽光透過窗欞照進來,落在兩人身上,韓邦的官袍和陳璋的常服都泛著淡淡的光暈。
陳璋的臉頰因為激動而漲得通紅。
他下意識地往前邁了半步,嘴唇動了動,似乎想說什麼,卻又忍住了。
他轉頭看向韓邦——他知道,韓邦是刑部尚書,理應先表態。
韓邦的眼神堅定,雙手攏在袖中,緩緩開口,聲音沉穩如山。
“陛下,臣在刑部待了二十年,見過太多司法不公的慘劇,也盼了二十年能有整頓的一天。”
“隻要能讓百姓有冤能訴,能讓律法彰顯公正,就算累死在任上,臣也心甘情願,何談吃苦?”
陳璋立刻跟著躬身,聲音鏗鏘有力。
“陛下,臣年輕力壯,正是為朝廷、為百姓效力的時候!”
“彆說吃苦,就算上刀山下火海,隻要能整頓司法、還百姓公道,臣萬死不辭!”
朱厚照看著兩人堅定的神色,嘴角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他拿起朱筆,在統計冊上寫下一個“準”字。
然後道。
“好!既然你們不怕吃苦,那這司法整頓的擔子,就交給你們了!”
他頓了頓,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張永,立刻傳旨,讓內閣擬詔,明確布政司不得乾預司法,按察司獨立辦案,同時任命司法督查使,即刻赴各布政司巡查。”
“韓邦、陳璋,你們負責牽頭平反冤案,追責涉案官員,務必在三個月內,給朕一個滿意的答複!”
“臣遵旨!”
韓邦和陳璋齊聲應道,聲音裡滿是激動和堅定。
朱厚照擺擺手。
“行了,你們下去吧,抓緊時間辦,有什麼困難,隨時來跟朕說,朕給你們撐腰!”
“臣告退!”
兩人躬身行禮,轉身走出暖閣。
手裡的統計冊仿佛有了千斤重,卻又帶著千鈞之力。
他們知道,一場席卷大明的司法整頓風暴,即將拉開序幕!
喜歡朕,朱厚照,開局大殺四方請大家收藏:()朕,朱厚照,開局大殺四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