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陽盯著案上的證據冊,沉默了足足半炷香。
他拿起朱筆,鋪開宣紙,飛快地書寫起來。
筆尖劃過紙張,沙沙作響。
每一個字都透著沉穩與決絕。
他心裡清楚,此刻的選擇,關乎內閣的未來,更關乎大明的朝局。
寫完最後一個字。
李東陽放下朱筆,拿起奏疏,仔細看了一遍。
確認無誤後,蓋上內閣的印信,遞到劉瑾麵前。
“劉公公,這是內閣的奏疏,臣代表內閣表個態——周元抗旨貪腐,證據確鑿,理應押解京師,交由三法司公開審理,以正國法,以儆效尤。”
他頓了頓,語氣鄭重。
“內閣與陛下、與大明律法,始終站在一邊。”
劉瑾接過奏疏,展開掃了一眼。
見上麵寫著“周元罔顧聖諭,貪贓枉法,乾預司法,罪無可赦,懇請陛下準其押京審訊,明正典刑”。
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
“李首輔深明大義,真是文官楷模啊,陛下要是知道了,定會欣慰。”
李東陽臉上沒什麼表情,隻是淡淡道。
“本官隻是做了該做的事,維護律法,本就是內閣的職責。”
“那咱家就不多打擾了。”
劉瑾收起奏疏,對陸炳使了個眼色。
“陸大人,咱們回暖閣複命吧。”
“好。”
陸炳點點頭,對著李東陽拱了拱手,轉身跟著劉瑾走出值房。
兩人剛走。
李東陽就頹然坐在椅子上,拿起案上的涼茶灌了一口。
臉上滿是疲憊。
心裡忍不住腹誹:“陛下啊陛下,你才十六歲,心思就這麼深沉,剛登基就敢敲打老臣,以後這朝堂,怕是越來越難當了。”
可腹誹歸腹誹。
他心裡清楚,自己的選擇沒錯。
陛下握著大義,又有廠衛的鐵證,包庇周元隻會引火燒身,倒不如順水推舟,既維護了皇權,又守住了內閣的體麵,算是兩全之策。
五月的宮道上,劉瑾和陸炳腳步輕快。
手裡的奏疏仿佛有了重量。
“劉公公,李首輔這次倒是識時務。”
陸炳忍不住道。
“我還以為他會猶豫半天,甚至為周元求情呢。”
“李東陽是老狐狸,怎麼會做虧本買賣?”
劉瑾冷笑一聲。
“包庇周元,得罪陛下,得不償失;嚴懲周元,既討好了陛下,又能彰顯內閣的公正,他自然會選後者。”
兩人很快回到暖閣,對著朱厚照躬身行禮。
“陛下,臣奴婢)幸不辱命,李首輔已代表內閣遞上奏疏,支持將周元押解京師,交由三法司審理。”
劉瑾將奏疏遞了上去。
朱厚照接過奏疏,快速掃了一遍。
嘴角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
“李東陽倒是識趣,沒讓朕失望。”
他放下奏疏,語氣變得果斷起來。
“陸炳,朕命你立刻調遣錦衣衛精銳,快馬趕往山東,將周元及其同黨趙德一並抓捕,不得有誤!”
“臣遵旨!”
陸炳躬身道。
“臣這就去安排,保證十天內將周元押解回京!”
“劉瑾,你負責將所有證據整理紮實,交給三法司,讓他們提前準備審訊事宜。”
朱厚照又道。
“上次審永康侯的高台還在,這次正好用上,朕要在午門外搞一場公審大會,讓全京師的百姓都看看,抗旨貪腐的下場!”
劉瑾眼睛一亮,連忙躬身。
“奴婢遵旨!奴婢這就去督辦,定讓證據鏈毫無破綻,讓周元無從抵賴!”
朱厚照點點頭。
“記住,抓捕過程中,不準泄露消息,不準讓周元跑了,也不準傷了他性命——朕要讓他活著,在百姓麵前認罪伏法!”
“臣奴婢)明白!”
兩人齊聲應道,眼裡滿是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