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轉頭看向兩人,眼神裡滿是不容置疑的威嚴。
“朕要殺雞儆猴,給天下宗室看看!”
他語氣堅定,決心已下。
“大明立國以來,宗室宗親不用納稅,不用服役,歲祿豐厚,朕登基後還加了歲祿,他們日子過得比百姓好百倍千倍!”
他細數宗室待遇,為後文做鋪墊。
“可就是這樣,安化王、寧王還不知足,敢勾結外藩,謀逆作亂,真當朕慣著他們了?”
他憤怒地指出宗室謀逆的惡行。
他走到案前,拿起一本《皇明祖訓》,手指在書頁上輕輕劃過,語氣帶著一絲冷冽。
“至於皇明祖訓,朕是大明的皇帝,祖訓是約束宗室的,不是讓宗室用來對抗朕的!”
他表明對祖訓的看法。
“朕說它是祖訓,它就有約束力;朕說它不適用於謀逆的宗室,它就管不了!”
他進一步強調自己的權威。
“難不成任由他們拿著祖訓當擋箭牌,謀逆造反還想免罪?沒這個道理!”
他堅決否定宗室以祖訓免罪的想法。
劉瑾聽得心頭一震,連忙躬身。
“皇爺聖明,宗室謀逆,本就該嚴懲,祖訓也護不住他們!”
他認同朱厚照的觀點。
陸炳也躬身道。
“卑職附議!殺雞儆猴,才能震懾其他宗室,讓他們不敢再有異心!”
他也支持朱厚照的做法。
朱厚照點點頭,語氣緩和了些,卻依舊帶著冷意。
“你們能明白就好。”
他認可兩人的態度。
“不過,處置宗室是大事,得一步步來,先查清安化王、寧王的所有罪證,再找個合適的時機,公開他們的罪行,讓天下人知道,朕不是濫殺,是他們罪有應得。”
他提出處置宗室的步驟。
他話鋒一轉,提到了犯案人員的處置。
“至於那些被牽連的官員、太監,不用公開處決,全都在牢裡秘密處理了吧。”
他決定秘密處理犯案人員。
劉瑾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
“皇爺是怕公開處決時,有人像三國的成濟那樣,狗急跳牆說出不該說的話?”
他猜測朱厚照的顧慮。
“正是。”
朱厚照拿起茶杯,抿了一口涼茶。
“成濟當年殺了魏帝曹髦,事後被司馬昭當替罪羊,臨死前在刑場上大鬨,把所有內情都抖了出來,打亂了司馬昭的部署。”
他講述成濟的典故。
“現在安化王、寧王的事還沒完全查清,要是有哪個犯人在刑場上大喊大叫,把藩王謀逆的事捅出去,輕則引起朝野恐慌,重則逼得其他有異心的宗室提前動手,會打亂朕的全盤計劃。”
他說明公開處決的風險。
陸炳連忙道。
“卑職明白!秘密處理最穩妥,既除了禍患,又不會泄露消息!”
他認同秘密處理的方式。
“不僅要秘密處理,還要處理得乾淨利落。”
朱厚照補充道。
“所有屍體都要運出京城,埋在郊外的亂葬崗,不準留下任何痕跡;他們的家人也要嚴加看管,不準離開京城半步,防止有人通風報信。”
他提出更嚴格的要求。
劉瑾躬身道。
“奴婢記住了!會讓人盯著他們的家人,確保萬無一失。”
他表示會落實要求。
朱厚照看向兩人,語氣變得鄭重。
“穀大用是關鍵,他知道的太多,不僅參與了貪腐、勾結外藩,還知道安化王、寧王的不少秘密,必須由你們親自處理,確保他死得徹底,不會留下任何隱患。”
他強調處理穀大用的重要性。
“奴婢遵旨!”
“卑職遵旨!”
兩人齊聲應道,心裡都清楚,處理穀大用是重中之重,不能出任何差錯。
朱厚照擺擺手。
“行了,你們下去吧,天黑前必須把所有事辦完,朕等著你們的回話。”
他下達最後指令。
“是!”
兩人躬身告退,轉身走出暖閣,腳步輕快卻帶著凝重。
皇爺的指令清晰,時間緊迫,他們必須儘快行動。
走出皇宮,劉瑾看向陸炳。
“陸大人,犯案人員分散在東廠和錦衣衛的牢裡,咱們得分工處理,才能趕在天黑前辦完。”
他提出分工處理的建議。
陸炳點頭。
“劉公公說得是。東廠的犯人由您負責,錦衣衛的由卑職負責,處理完各自的犯人後,咱們在東廠詔獄彙合,一起處理穀大用。”
他同意分工並約定彙合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