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天命所歸_日曜南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日曜南明 > 第21章 天命所歸

第21章 天命所歸(1 / 1)

孫傳庭的病榻,恰似一麵冰冷的鏡子,照出南京城最真實的人心。最初的震驚與悲慟褪去後,潛藏的野心與算計便在暗流裡瘋狂滋長。魏國公徐弘基、忻城伯趙之龍等人雖在朝會上被朱慈烺強行壓製,卻未死心。他們借自身在勳貴及部分文官中的影響力,開始更隱秘地串聯,散布“主少國疑”“需老成持重者共商國是”的論調,試圖營造朱慈烺年幼難撐危局的輿論。

與此同時,江北局勢也因孫傳庭病倒再生波瀾。高傑、黃得功雖未公然抗命,往來文書的措辭卻明顯含糊推諉,對史可法以文臣督師更是流露出隱隱不屑。劉澤清、劉良佐則乾脆收縮兵力,擺出擁兵自保、坐觀成敗的姿態。

內憂外患恰似不斷收緊的絞索,勒得南京朝廷幾近窒息。每日朝會都彌漫著令人焦慮的沉默,仿佛在靜待最後一隻靴子落地。

然而,就在這山雨欲來風滿樓之際,朱慈烺卻展現出超乎年齡的冷靜與狠厲。他不再與朝堂暗流過多糾纏,而是將精力集中於兩件事:一是借王承恩和韓讚周,牢牢掌控南京京營與宮禁宿衛,確保武力絕對忠誠;二是不斷向鎮江前線的史可法與武英營發出措辭堅定的指令,要求他們堅守防區、整軍備戰,並故意“泄露”部分指令內容,彰顯絕不後退的決心。

他在等待,等待一個能徹底打破僵局、讓所有暗流無所遁形的契機。

這個契機,隨著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到來了。

四月末的一天,狂風卷著豆大的雨點,狠狠砸在南京城的每一處角落。長江水勢暴漲,渾濁江水洶湧拍打著堤岸。就在這惡劣天氣裡,湖廣總督何騰蛟派出的一隊官船——正護送重要文書與貢品,試圖駛入南京江麵時不幸遭遇風浪,其中一艘裝載部分文書的船隻傾覆;雖大多人員獲救,數口密封箱子卻沉入了江底。

這本是一場意外。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讓所有人都瞠目結舌。

風雨稍歇後,當地漁民在江邊捕撈,竟意外撈起一口被江水衝開、密封卻未完全破損的木箱。箱中並非尋常文書,而是何騰蛟及湖廣一眾官員、士紳聯名上奏南京監國的萬言書抄本!

這份萬言書的內容,如同一聲驚雷,瞬間炸響了整個南京!

奏疏中,何騰蛟等人以極為懇切沉痛的語氣,細析當前“國難空前,神器無主”的危局,痛陳闖逆肆虐、建虜竊鼎之痛;隨即筆鋒一轉,直言“太子殿下,先帝嫡脈,仁孝英武,監國以來,勵精圖治,革新庶政,尤以龍江演武,威震遐邇,實乃天命所歸,民心所向!”最終,他們以湖廣文武官員及士民之名,“泣血懇請太子殿下,為社稷計,為生民計,早正大位,克承大統,以定人心,以召天下!”

這並非普通的勸進表,它來自地理位置關鍵、擁兵不菲的湖廣地區,代表著相當一部分實權派與地方勢力的態度!其分量,遠非南京朝堂上空泛的議論能比!

消息似長了翅膀,瞬間傳遍南京的大街小巷。起初是竊竊私語,轉眼成了公開議論。酒樓茶肆、坊間巷陌,處處都在談論這份來自湖廣的萬言書。

“何製台都說話了!看來太子殿下確是眾望所歸啊!”

“是啊,國不可一日無君,何況是這等危難之時!”

“聽說殿下在宮裡日夜操勞,人都瘦了一圈,真是難為了……”

“有殿下在,咱們南京就有主心骨!”

民間的輿論風向,開始悄然轉變。那份沉入江底又意外重見天日的萬言書,被賦予了某種“天意”的色彩。

朝堂之上,更是風雲突變。

此前還上躥下跳、鼓吹“共商國是”的禦史言官們,頓時啞了火。魏國公、忻城伯等勳貴,也像被掐住脖子的鴨子,臉色難看到了極點。他們能暗中抵製年輕的監國,卻沒法公然對抗這來自地方實力派、且帶著“天意”暗示的強烈呼聲!

史可法在鎮江聞訊,不顧前線軍務繁忙,連夜擬就奏章,以八百裡加急送入南京。奏章中,他除彙報軍情外,更以沉痛而堅定的筆觸,懇請朱慈烺“俯順輿情,早登大寶”,直言“此非為一人之榮辱,實乃係天下萬民之望,江山社稷之安!”

甚至病榻上的孫傳庭,在短暫清醒的間隙聽聞此事後,也掙紮著讓家人代筆,寫下“國賴長君,此正其時,望殿下勿再遲疑”的勸進手書。

一時間,勸進之聲恰似滾滾江潮,從湖廣蔓延至南京,再經南京的官員、軍將乃至民間有影響力的士紳,彙聚成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

武英殿內,朱慈烺望著案頭堆積如山的勸進表、萬言書,臉上依舊平靜,微微顫抖的指尖卻泄露了內心的激蕩。他等待的契機,終以這般意想不到的方式到來,且來得如此猛烈,如此恰到好處。

他接連三次下諭,言辭懇切地稱自己“德薄才鮮”,又言“君父新喪,大仇未報”,故“不敢遽居大位”,懇請群臣“另擇賢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既是必要的謙讓程序,也是為了進一步試探和凝聚人心。

果然,他的謙讓反倒更激起臣民擁戴的熱情。以史可法、黃道周為首的重臣,率領文武百官連續數日跪於奉天門外,痛哭流涕堅決請求,直言“殿下若不即位,臣等便長跪不起,以死明誌!”南京城內,亦有數以千計的士子、百姓自發聚集,高呼“太子殿下萬歲”,聲震雲霄。

時機,已經完全成熟。

五月初五,端陽佳節。南京城內卻無多少節日的喜慶,反而充滿了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

奉天殿,鐘鼓齊鳴,鹵簿大駕陳列。

朱慈烺身著早已準備好的袞冕禮服,在文武百官、勳貴宗室的注視下,一步步踏上丹陛,走向那至高無上的禦座。他的步伐沉穩,目光堅定,雖麵容猶帶稚氣,但那通身的氣度,已儼然一代帝王。

禦座前,他未立刻落座,而是麵向北方——崇禎皇帝殉國、北京淪陷的方向,肅然三揖。隨後,他緩緩轉身,目光掃過下方跪伏在地的群臣。

司禮太監韓讚周展開早已擬好的即位詔書,用那尖細卻莊重的聲音,朗朗誦讀:

“……朕以渺躬,荷天地祖宗之靈,授命於危難之際,監國於板蕩之秋……然闖逆滔天,竊據神京,建虜乘釁,僭號稱尊,社稷危如累卵,生民陷於塗炭……湖廣總督何騰蛟等,合詞勸進,涕泣固請,百官萬民,亦鹹以為言……朕念神器不可久虛,天命不可終拒,勉徇輿情,於崇禎十六年五月初五日,祗告天地、宗廟、社稷,即皇帝位於南京……定鼎之年,仍稱崇禎十六年,以明年為弘光元年……”

“弘光……”朱慈烺此刻應稱弘光帝)在心中默念著這個年號。這不再是他記憶裡那個短命悲催的南明政權年號,而是獨屬於他的、一個全新的開始!

詔書宣讀完畢,山呼萬歲之聲如海嘯般響起,震動整座奉天殿,也宣告著一個於廢墟之上艱難重生的新政權就此誕生。

登基大典的儀式繁複漫長。當一切終了,朱慈烺回到修繕一新的乾清宮南京皇宮亦有此殿),褪下沉重袞冕,換上常服,獨自一人走到殿外的月台上。

夜色已深,星鬥滿天。南京城在夜色中沉寂,唯有宮燈在風中搖曳。

他成功了。他登上了帝位,名正言順地掌握了這殘山剩水的最高權力。

然而,他臉上並無多少喜色,反而更加凝重。

登基,不是結束,而是真正艱難征程的開端。北方多爾袞不會因他稱帝停步,內部蛀蟲亦不會徹底消失,孫傳庭依舊昏迷不醒,武英營尚未經真正戰火考驗……

他抬起頭,望向北方那深邃的夜空,目光仿佛穿透了千山萬水,落在了北京城頭那已然變換的旗幟上。

從現在起,他就是這南方半壁江山名義上的主人,是無數漢家子民最後的希望所係。

“弘光……”他低聲自語,袖中的拳頭緩緩握緊,“朕既受此天命,必……不負華夏。”

喜歡日曜南明請大家收藏:()日曜南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浮生客棧:紋心 末日駕臨 末世重生中大獎全球瘋狂囤貨中 全網笑瘋:這個主播的員工全是詭 詭秘傘匠:我在鬼氣複蘇世界封神 每日情報:係統不正經,怎麼辦? 潛龍出山:一鳴驚人! 重回1981:獎勵百億美金 異界開拓:我的領地不一樣 百世天書:我靠血脈稱霸蒼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