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鍬下去,土塊像石頭一樣硬,一鎬頭下去,火星四濺。手掌磨出血泡,裹上布條繼續乾;腳踩進冰冷的泥水裡,凍得通紅,卻沒人停下。
好不容易到了晌午,人們蹲在田埂上,啃著硬邦邦的窩頭,就著鹹菜,喝幾口涼水,就算一頓飯。風卷著堿土往碗裡落,他們也顧不上挑,囫圇咽下去,抹抹嘴又接著乾。
傍晚收工時,夕陽把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疲憊的腳步沉重卻堅定。
這一天天地下來,光明已經成行屍走肉了,光景也不敢凶他,眼看這都快倒下了,除了白天儘量幫著乾活,晚上躺在窩棚裡,還要好好開導他。
“光明啊,乾活不能光喊累,你越喊累,就越覺得累,活計就能把你壓死,你就大聲說,‘這點活計算什麼,我一點都不累,’然後就覺得不累了。就是說咱氣勢上不能輸。”
光明不想說話,心想,“哥啊,你快閉嘴啊,這是自己騙自己,有意思麼?我就一直這樣說,就能回到自家的炕上嗎?”
旁邊有人笑:“光景啊,你就彆哄他了,實在不行明天報個病假,看這孩子累成啥樣了,一看就是在家不乾活的嬌嬌。”
光明確實沒乾過重活,這會子身體和精神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了,聽著窩棚裡其他人的調侃,終於忍不住了,“我就是嬌氣,我就是嫌累,我還不能說句實話嗎?”
光明的聲音帶著哭腔,大家都知道不能再說了。便噤了聲。
有年齡大的人悠悠講起了這個鹽堿地上農戶的辛苦:“彆人麵朝黃土背朝天,等到收獲的時候所有的勞累也就一筆勾銷了,但這裡的農戶,他們出再多的力氣,這裡的土地還是不出糧食,大片的土地就這麼閒置著,那是幾輩子幾輩子的痛苦啊。今天政府集全縣之力幫助他們整治鹽堿灘,且不說這事能不能成,光是這幾十萬老鄉無私的幫助,就能感天動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有人問,“這樣的土地整治真的有效嗎。鹽堿灘上真的能長出莊稼嗎?”
“聽說是種棉花。棉花耐旱耐堿。”
“還要建造蝦池,鹵水蝦池。”
“咱們今天多挖一鍬土,明年就能多收一捧糧啊。”
有小夥子提出疑問,“為啥要讓咱們來幫他們開發呢?還是義務工。”
“因為咱們祖祖輩輩一直種著肥沃的土地,而他們是祖祖輩輩受窮。憑什麼咱們的土地是好田,他們的土地就是鹽堿灘,受了老天這麼多輩的恩惠,該做點貢獻了!”
這個話題有點大,但想想也是這個樸素的道理,大家一時沒有聲音,都在想這裡麵的大道理。
儘管光明喊苦叫累,第二天還是按時起床,跟上了勞作的大部隊。
光景心疼弟弟,總是爭著搶著幫他乾活,其他人看著也不能說什麼,畢竟人家是親兄弟,他倆那一組任務完成量也不低。
這天,完成一段工程,大家又換了工種,成了三個人一組,領隊的乾部換了新的,見這兩個人身高力壯的,就又分來個戴眼鏡的小個子。
小個子姓李,一看就是個文化人,態度也好。一來就點頭哈腰的,搭幫的這是親兄弟倆,李東升一來就做好了受排擠、多乾活的打算,誰讓自己是獨生子沒有依仗呢。
後來才發現,這個大哥郝光景是個實在人,乾活一點也不惜力,不僅照顧郝光明,也照顧他。
郝光景一開始也看不上這個李東升,可後來見他從不偷懶,已經是儘了自己最大努力了,心裡那點子意見也就沒有了,能幫他的地方就儘量伸把手。
很快,李東升就一口一個郝大哥叫上了。
喜歡故鄉故事請大家收藏:()故鄉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