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停頓了一下,似乎在整理腦中的思緒,
“其實,是......因......果......未定。”
牧瑾怔住。
這一刻,她幾乎懷疑自己聽錯。
這麼久以來,她是聽見他第一次主動開口說話。
她看著那雙灰意未散卻漸漸澄明的眼,忽然笑了。
“你現在能說話了?”
周青看著她,眨了眨眼。
“能。”
他聲音很輕。
——
往後日子裡,他的話漸漸多了。
每當他們看見什麼,他總會停下,斷斷續續地說上幾句。
比如,他們見一個乞丐偷饅頭被打,牧瑾問他:“你在看什麼?”
周青想了很久,才吐出幾個字。
“他……餓。那人……恨。餓的……想活,恨的……要理。”
“理、恨、餓……纏在一塊……這是因果。”
牧瑾聽不太懂,隻是靜靜聽著。
後來,他們又經過一處山穀。
那山穀下有兩兄弟相爭,皆是修士。
二人皆執法器靈寶,靈光亂閃,塵土飛揚。
一個滿麵怒容,怒吼著要分出勝負;另一個眼神冷冽,卻帶著些許悲意。
旁人不敢靠近,隻遠遠觀望。
周青站在不遠處,看了很久。
牧瑾原以為他隻是出神,正要開口,卻聽見他低聲道:
“他……得勢。那人……失心。勢壓心亂,便……必反。反,就是果。”
牧瑾怔了怔,隨即輕笑一聲:“聽著你像在教書。”
周青也愣了一下,隨即笑了。
他的眼神裡,又多了幾分清明。
而後,他忽然抬頭,看向那層疊翻湧的天色。
他的聲音比以往更沉穩些,也更連貫:
“因果……不是虛的。”
他頓了頓,思索片刻,又接著道:
“是……推出來的。人怎麼想,怎麼動。性子、念頭、緣起……加在一起,結果……就出來。”
風吹動他的衣角,灰氣再淡了一層。
牧瑾怔怔地聽著,半晌,才緩緩點頭。
“你說的沒有錯。”
牧瑾嘴上回應著,實際上卻在想其他事,她漸漸發現——
她與他交談,好像會讓他恢複得更快?
最明顯的,是他講話的速度。
從斷斷續續的詞語,到能成句;從語調遲鈍,到開始有抑揚。
甚至偶爾,還會主動回應她的玩笑。
發現這個情況後,牧瑾幾乎將“說話”當作了他的修複之法。
她會在行路時問他:“你覺得這天色如何?”
又會在周青遲鈍時,在他麵前擺手、說話,吸引他注意力。
夜裡生火時,又故意挑話:“若我不小心燒糊了肉,你會不會嫌棄?”
周青隻是看她一眼,應一句:“不會。”
沉思片刻後,才認真答道:“肉糊……是果。因在你心。”
牧瑾先是一愣,然後笑得眼角都彎了。
——
夜色深了,山腳的風帶著些涼意。
四周無人,也沒有明顯的聲音,隻有蟲鳴和遠處的水聲在夜色裡起起伏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