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於禁和曹洪的兵馬也殺入城中。
他們發現漢軍以防守為主,且呂布不見蹤影,猜到了呂布的計策。
他們決定繼續進攻,儘快鑿穿漢軍陣型。
劉勝在棺中小世界內旁觀戰鬥,感歎呂布的個人戰力無與倫比,並感慨這種計策隻有呂布和趙雲能勝任。
戰鬥愈發激烈,火光與血色映紅了天地。
喊殺聲回蕩耳畔,氣氛緊張如弦繃。
呂布的無敵之威,身披鎧甲,染滿敵血,如修羅降世。
戰鬥從夜晚延續至黎明。
他下令東城將士撤至西城集結。
荀攸的戰術計劃能否成功執行,關鍵在此一舉。
呂布命令全軍集結西城之際,張魯已布下堵死呂布於城中的策略。
麵對呂布的困境,張魯嘲諷道:“呂布,你已無處可逃,何不投降?”
話未畢,一名士兵急匆匆奔至張魯麵前:“報,主公!大事不妙!”
他氣喘籲籲,“南鄭失守了!”
此言一出,張魯如遭雷擊,大腦瞬間空白。
南鄭失守?這怎麼可能!城高牆厚且有弟張衛鎮守。
然而殘酷的現實讓他無法置信,南鄭真的丟了。
聽到叛徒的消息和他弟張衛被斬的消息,張魯憤怒至極。
張魯聽到楊鬆逃跑的消息後震驚,臉色蒼白。
呂布得知南鄭失守的消息後放聲大笑,隨後率領軍隊猛烈進攻張魯。
張魯的軍隊士氣低落,無法抵擋呂布的攻擊。
楊任試圖保護張魯撤退,但張魯已陷入絕望,無法聽取他的建議。
楊任隻能強行讓張魯撤退,軍隊撤離襄中。
呂布率軍追擊,但在公達先生的安排下,馬岱突襲豫州和荊州的糧道,使得呂布無法追擊。
張魯的軍隊雖然撤退,但仍麵臨來自曹洪、於禁等人的追擊威脅。
曹洪等人得知南鄭失守的消息後大為失望,對張魯的表現極為不滿,並感到憤怒和沮喪。
曹洪還未解氣,便又傳來壞消息。
漢軍馬岱奇襲數百裡,已經攻入上庸郡一帶,意圖截斷我軍糧道。
曹洪和於禁聞訊大驚。
隨後又有報告稱,蔡瑁得知馬岱行動後,已經率領軍隊撤離襄中前往上庸。
於禁憤怒地罵道“豎子”
,蔡瑁的撤離意味著豫州軍將獨自麵對呂布,漢中的局勢也將由呂布掌控。
曹洪和於禁決定立即撤軍,返回上庸。
在襄中的西城,呂布站在城頭上,看著東麵的豫州軍如潮水般退去。
旁邊的部將詢問是否應該乘勝追擊。
此時,一名小兵來報,稱公達先生傳話,不必追擊豫州軍,因為徐晃的部隊已經提前設伏。
眾人驚訝於徐晃何時進入漢中,呂布等人之前並不知道徐晃已經深入漢中。
此前,呂布、龐德、馬岱、荀攸等人率軍進攻漢中,而趙雲、徐晃、徐榮則駐守關中、司隸一帶的雍州。
現在徐晃的出現為戰局帶來了新的變數。
劉備大軍南下,順利抵達破敗的襄中。
將士們熱切恭迎主公的到來。
城內雖已清理,但戰爭的殘酷痕跡依舊曆曆在目。
好消息接連傳來,馬岱成功突襲敵軍糧道,徐晃亦有埋伏大勝。
劉備聞訊大喜,親自接見軍師荀攸,對其讚譽有加。
漢中治所南鄭,迎接劉備的是龐德率軍。
歡慶之餘,提及漢中張魯的殘餘勢力仍存。
此刻,一位將領挺身而出,願意領兵擒拿張魯。
眾人矚目之下,這位英勇的將領將在漢中的風雲中扮演重要角色。
此時,人間突然顯現神跡,似乎在預示或鼓舞那些猶豫的人。
大殿中,文聘挺身而出,提出擒拿張魯的建議。
他剛投誠不久,壯誌未酬,決心統率三千兵馬,迅速追擊張魯,務必擒得張魯,獻於劉備麵前。
張飛雖有疑慮,擔心文聘叛變,但文聘鄭重發誓,若背叛則天打雷劈,甚至願意將發絲交予張飛作為保證。
劉備信任文聘,賜予寶劍,鼓勵他斬將奪旗。
文聘接過寶劍,堅定離去。
張飛雖有直言不諱的習慣,但在劉備提醒後也有所收斂。
劉備擔心張魯會南下巴郡與劉璋彙合帶來麻煩。
劉備聞荀攸提醒,立即追問應對策略。
劉備知張魯與劉璋不合,但仍留一手以防萬一。
荀攸建議派徐晃領兵至漢中南部以防張魯南下。
劉備依計行事,徐晃領命前往。
在西城,張魯麾下兵馬駐紮於此,麵臨進退兩難的局麵。
楊任提議南下與劉璋彙合,但張魯認為漢中和益州本就不合,南下可能被劉璋囚禁,打算前往荊州。
然而前往荊州需經過上庸,而上庸由馬岱占據,不會輕易放他們過去。
此時,城外傳來文聘率三千兵馬挑釁的消息,張魯憤怒出府直奔城頭。
城外文聘縱馬馳騁,威風凜凜。
張魯瞄準文聘,拉滿弓弦射出一箭。
一聲哐當響起,文聘舉槍擋下箭矢。
隨即他大聲質問張魯,指責對方不識時務。
喜歡三國:棺中修煉三百年請大家收藏:()三國:棺中修煉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