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險些失控衝落,卻幸而殘留一絲清醒的意誌,勉強穩住了腳步,心中驚懼不已,暗道:“好險!”
逃亡已久,以往太行山脈的茂密叢林是黑山軍的藏身佳地,如今卻讓他覺得無處可藏,甚至渴望能藏匿於天際的雲朵之中。
他不禁心生疑惑,不知追捕者是否已逼近。
他環顧四周,確認無人後,身心稍舒,坐在地上喘息。
待體力稍有恢複,他再次站起,深知此地雖險,卻非長久之計。
他喃喃自語道:“此處非安全之地,需尋他處藏身。”
話音未落,頭頂傳來一道聲音。
李大目抬頭,驚見典韋立於樹梢,手持雙戟,背上彆著數根短戟。
典韋自樹上躍下,緩緩向李大目靠近,道:“依我之見,天下最安全之處,莫過於中山郡。”
隨著典韋的逼近,李大目不斷後退,最終退至懸崖邊緣。
典韋停下腳步,望著猶豫不決的李大目,質問道:“你自詡熟悉太行山脈,卻為何始終無法擺脫我?”
麵對進退兩難的局麵,李大目深感無奈。
他在山脈中生存多年,但山脈廣大,豈能儘知?何況許多地方人跡罕至,誰願前往?如今被堵於懸崖之前,他已是束手無策。
典韋沉穩地宣告:“你可以選擇避開,而渠帥可以選擇繼續逃亡。”
不過,他話鋒一轉,“但無論渠帥嘗試多少次,我預測你仍無法擺脫。”
說完,典韋優雅地做了一個請的手勢,暗示李大目繼續逃跑。
李大目毫不猶豫地按照典韋的指示,開始了他的逃亡之旅。
沿途,典韋並未隱藏他的身影,時常出現在李大目的身邊或身後,像貓捉老鼠般,不斷挑戰李大目的心理防線。
經過一個時辰的追逐,李大目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
他無法再承受壓力,最終無力地倒在地上,徹底放棄抵抗。
典韋詢問:“不跑了嗎?”
李大目回應:“不跑了。”
此刻的他,已經失去了逃亡的念頭,隻想尋求片刻的休息和飽餐一頓。
隨著典韋的命令,從山林深處走出一些人,他們帶來食物和酒水,供李大目享用。
飽餐一頓後,李大目等待官軍的審判。
此時,朱靈、呂虔等人從山林走出,他們希望了解更多關於黑山軍的情況。
在友好的氣氛中,李大目將他們請回營寨,並詳細地講述了他所知道的一切。
這座簡陋的營寨現在成為了中山郡官軍兵馬的棲身之地。
在寨內,呂虔和朱靈通過和李大目的交流,獲取了關於黑山軍的重要信息。
“渠帥真性情中人。”
讚歎聲中,已決定在山中事務完畢後,邀請渠帥赴定州城共飲,欣賞勾欄之曲。
呂虔與朱靈也已做好準備,等待黑山軍的渠帥到來。
在太行山脈的某處山林之中,存在一座更為堅固的大寨。
這座大寨依山而建,充分利用地形優勢。
寨內人影繁忙。
渠帥郭大賢坐在主位,正聽著一名小嘍囉的彙報。
他詢問關於李大目營寨的情況,以及李大目的現狀。
小嘍囉彙報說,李大目的營寨已被中山郡官軍攻破,但關於李大目的去向尚不明確。
這個消息讓郭大賢眉頭緊鎖,其他小首領也開始擔憂,思索接下來的對策。
他們都知道中山郡官軍接下來可能會進攻到這裡。
郭大賢站起身來,在寨中來回踱步思考對策。
半晌之後,他提出一個冒險的計劃。
他詢問眾人是否願意跟隨他冒險一試。
眾人聞言一愣。
隨後他詳細解釋了他的計劃。
他說自劉備進入中山郡以來,未嘗敗績。
無論是與蕭苞還是袁紹的衝突,都顯示了他麾下的人才濟濟以及強大的軍事力量。
因此,他們必須謹慎行事。
所有事務皆有人手代勞,他自己躺著也能達成目的。
眾人都期望像劉備般成功,而郭大賢認為中山郡的官軍因屢戰屢勝可能產生驕傲情緒。
於是,他提出夜襲中山郡官軍的策略。
儘管有人擔憂此計過於冒險,但郭大賢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支持。
決定已下,他便命令全軍做好準備,決定在夜晚攻擊官軍。
借助夜色掩護,他們跋山涉水前往李大目建立的營寨。
隨著接近目標,郭大賢的內心愈發緊張。
郭大賢發現右眼皮跳動頻繁,他回想起“左眼跳財,右眼跳災”
的說法,內心充滿不祥的預感。
然而,事情已經進展到關鍵時刻,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他隻能硬著頭皮下令繼續趕路,帶領八千多黑山軍沿著山林山道前進。
接近四更天的時候,郭大賢感到極度困倦。
但前方就是目的地李大目的營寨,一陣夜風吹來,讓他精神稍微振作。
他抬頭看去,隻見營寨裡火把林立,許多身影倒在地上沉睡。
郭大賢見狀大喜,認為今晚突襲的決策是正確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振奮地傳令下去,讓士兵兵分四路,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突殺進去。
主要任務是尋找儲糧位置,不戀戰,抓住機會搶奪糧草,得手後立即撤離。
郭大賢率先衝進了營寨,一聲喊殺後,眾人跟隨湧入。
然而,進入營寨後他們才發現,之前看到的沉睡士兵,全是草人假扮,由木頭捆綁,紮以稻草,穿戴盔甲偽裝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