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追求名和利,暫時的權力缺失並無大礙。
我們也是如此。
而交易的中間點就是權力,它始終牢牢掌握在劉備手中。
這是一種各取所需,皆大歡喜的合作。”
關於稚童的安排,管承透露,中山郡內將設立官學,招收所有適齡兒童入學。
這將是一個全新的開始,讓他們識文斷字,讀書明理。
這個消息讓青牛角感到震驚。
他詢問管承這個消息的準確性,管承肯定地點頭並表示,主公請來了大儒蔡邕和盧植擔任官學校的校長。
這兩位人的到來一定能吸引更多的賢才來到中山官學。
管承詳述了青徐黃巾進入中山後的現狀後離去,青牛角需要一些時間來思考。
他打發走了管承,沉思許久。
管承留下了一句話:恭候佳音。
他離開了山寨,步伐匆匆。
管承向劉備詳細敘述了與青牛角實為周倉)的過往。
他曾和張寶共同作戰,張寶離世後,他前往青徐大地,而周倉則隱入黑山軍中。
寨堂內氣氛安靜,劉備詢問關於青牛角拖延時間的可能性。
管承點頭確認周倉確實在爭取時間。
劉備雖對黑山軍有所評價,但還是決定給予周倉一天的時間考慮。
出人意料的是半天後,一名無當飛軍士兵帶來消息,自稱周倉的人想要拜訪劉備。
劉備欣喜地命令帶其進來。
不久後,周倉現身,他鄭重地表示願意歸順劉備,並帶來郭大賢作為證明。
劉備扶起周倉,並決定將其歸於關羽麾下辦事。
周倉立於關羽身後受命。
劉備深感滿意,太行山脈北部已有三寨被攻克,僅餘雷公駐守的一寨。
環視眾人,劉備詢問:“誰可為將領,攻下第四寨?”
短暫的寂靜後,周倉、郭大賢、李大目三人主動請纓。
劉備秉持用人不疑的原則,批準了他們的請求,命他們各自領兵前往攻寨,率先攻下者立首功。
三人領命後迅速集合兵馬,奔赴戰場。
在太行山脈北部的第四寨中,雷公得知青牛角、郭大賢、李大目投降劉備的消息後深感震驚。
他原本以為這三人會憑借地形之利進行抵抗,卻沒想到這麼快就被剿滅。
雷公意識到形勢嚴峻,下令切斷與前寨的橋梁聯係,以防劉備軍隊利用這些橋梁進攻。
兩寨之間有一道懸崖峭壁,橋梁是他們唯一的連接通道。
小首領迅速執行命令,準備斬斷橋梁。
渠帥,橋斷了,但他們有能力重建。
如何應對?一名小首領詢問。
雷公回應:“無需擔憂,我有策略。”
隻需派人探查消息,若劉備兵馬到達峭壁,即刻告知我!
眾多小首領領命離去。
另一邊,周倉、郭大賢、李大目三人分兵三路。
周倉首先抵達斷橋峭壁。
“彆稱呼我為渠帥。”
周倉訓斥,應稱我為校尉。
小首領困惑,那該如何稱呼?
周倉想起劉備賜予的官職,我現在的身份是奉軍校尉。
雖官職不高,但我已脫離匪徒身份。
他們砍斷了木橋,小首領指著前方的殘骸說。
周倉罵道:“怕什麼?一次斷掉不代表永遠。
命令軍士們砍伐樹木,尋找藤條,重新建橋。”
此時,鴻溝對岸出現一隊兵馬。
雷公站在峭壁邊,質問周倉:“青牛角,為何背叛?”
周倉沒有廢話,拉弓射箭,直指雷公。
箭矢劃破空氣,向雷公麵門飛去。
雷公側身避開。
“你這是何意?”
雷公憤怒,昔日的戰友竟對我放箭。
周倉回答:“此一時彼一時,現在各自效忠,生死各安天命!”
他再次拉弓瞄準雷公...戰後,雙方各有損傷,各自退下。
周倉指揮軍隊後撤二裡地,就地安營紮寨,並派心腹向後方主公彙報情況,告知雷公已斬斷所有過寨橋梁,正在奮力修建。
同時,李大目也來到了接近第四寨的對麵山地,麵臨和周倉同樣的問題。
麵對斷橋,麾下小首領建議修複橋梁,但被李大目否決。
他認為對麵山道有腳印,後方山林必有埋伏,修橋會受阻礙,因此決定繞路走山林,繞到第四寨後方。
儘管有人擔憂繞路會拖延時間,但李大目力排眾議,堅持選擇繞路。
他的數千兒郎隨即下山地,進入另一片山脈的山林。
在峭壁對麵,有人發現李大目的行蹤並快速返回第四寨報告。
雷公在得知李大目並未修複斷橋而是選擇遁入山林後站了起來。
雷公得知李大目的兵馬已至,心中升起警覺。
小嘍囉帶來消息,李大目並未下令修複斷橋,而是轉身離去,眾人麵麵相覷,不解其意。
喜歡三國:棺中修煉三百年請大家收藏:()三國:棺中修煉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