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傳聞玉璽落入劉備之手,引發混亂。
城中的曹軍與淮南軍相繼撤離。
如今,隻有從東門攻入的冀州軍和袁紹的軍隊仍在激戰。
袁紹仰天長嘯,痛責若曹操和袁術的兵馬仍在,局勢何至於此被動。
風雨交加的黑夜中,縣城內一片混亂。
張繡和華雄兩位將領率軍堵住袁紹出城的道路,進行前後夾擊。
袁紹的軍隊隻能利用校場和城門地形進行抵抗。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袁紹身邊的將士越來越少,死傷堆積如山。
袁紹連喊三聲“可恨”
。
隨後鼓舞士兵,進行最後的抵抗。
據縣的東城已成為廢墟,在雨的衝刷下,地麵被染成了血色。
儘管袁軍奮力抵抗,但在張繡和華雄的衝殺下,陣型開始崩塌。
袁紹等人麵色瞬間蒼白,他們原本的計劃被劉備看破,此刻的戰局逆轉讓他們措手不及。
即便許攸和郭圖兩位謀士聰明絕頂,此刻也明白他們所策劃的玉璽之策早已被劉備洞悉。
如今針對的是他們,而非劉備。
雨繼續滴滴落下,兵戈閃爍,大量兵馬聚集,戰鬥慘烈。
冀州軍的進攻如同暴雨般猛烈且持續不斷。
與此同時,又一隊冀州軍進城。
田楷的加入徹底打破了袁軍的陣型,如狂風般將其撕成粉碎。
袁紹眼睜睜看著身邊的士卒一個個倒下,如今所剩士兵已不足三千,親衛將士也不足三百。
他們被張繡、華雄、田楷三方冀州軍兵馬圍追堵截,處境極為艱難。
袁紹憤怒長嘯,感歎命運不公。
原本他應是漢末第一諸侯,但曆史的軌跡因劉勝的乾預而發生改變,導致他如今麵臨如此困境。
劉勝看著光幕上的場景,對袁紹的命運感到唏噓不已。
此時,現實裡的郭圖和許攸也勸說袁紹投降或接受戰死。
袁紹的三個兒子及所有家眷均被劉備囚禁在鄴城,此仇不共戴天。
但袁紹堅決拒絕投降,決心與劉備抗爭到底。
袁紹憤怒無比,拔劍向郭圖刺去。
郭圖未能躲避,被一劍刺中,震驚倒下。
袁紹悲痛交加,又看向許攸,瘋狂地向其刺去。
許攸躲避及時,逃入將士人群中。
此時,雨中傳來劉備的馬蹄聲。
袁紹短暫清醒後,聽聞劉備到來,看向聲源方向。
劉備緩步走來,袁紹憤怒至極,認為是劉備導致了這一切。
儘管心中萬般不甘,但又無可奈何。
此時袁紹內心極度悲憤。
劉備向袁紹發出邀請,願意在鄴城提供酒食,然而被袁紹憤怒地打斷。
袁紹唯一的願望是能讓他的三個兒子和家人回到身邊。
劉備則表示隻要袁紹願意投降,便可讓其與家人團聚。
談判未能成功。
袁紹明白了劉備的意圖。
“劉備,你想讓我投降?”
袁紹反問。
劉備的回應簡短而堅決:“癡心妄想!”
袁紹迅速從士兵手中奪取弓箭,對準劉備。
“受死!”
他射出箭矢,直逼劉備。
“主公小心!”
冀州軍的將士們大聲提醒。
箭矢被一根鐵戟擊落,典韋出手保護劉備。
袁紹的箭矢無法傷到劉備。
劉備再次嘗試勸說袁紹:“本初兄,備還是那句話。”
袁紹長笑,回應道:“有道是成王敗寇。
我袁氏四世三公,子弟各有驕傲。
今日,我唯有以死相拚,豈能投降?”
說完,他高舉佩劍。
劉備儘力了,他生擒袁紹的兒子及其家眷,隻是軟禁他們,並未趕儘殺絕。
但袁紹態度堅決,難以挽回。
他回應道:“劉備,一方諸侯有一方諸侯的死法與尊嚴!你休想生擒袁某!”
說罷,袁紹以劍橫頸自刎。
鮮血噴濺,袁紹倒地不起。
文醜扔掉長槍,衝到袁紹身邊,將他扶起。
此時袁紹已經無法言語,意識模糊。
他艱難地指向劉備的方向,然後手臂垂落地上,一代英雄就此隕落。
袁紹的死亡,讓剩餘的將士們心灰意冷,紛紛放下武器,認命投降。
在許攸的引領下,眾將士紛紛向劉備俯首稱臣。
劉備一一接納,耐心等待文醜的表態。
文醜尚未發言,一名心腹士兵接到劉備的指令後匆匆離去。
不久後,顏良趕到現場。
見到袁紹倒在血泊中的情景,顏良心境複雜,看到故主身死,內心充滿悲涼。
文醜抱著袁紹的屍首,神態呆滯,這一幕令顏良更加心痛。
他呼喚文醜,大步走到其麵前,表示需要一點時間來處理。
劉備理解並當即下令撤軍等待。
喜歡三國:棺中修煉三百年請大家收藏:()三國:棺中修煉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