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的銷售額並不理想,隻籌集到九千萬錢,遠未達到預期五十億的銷售額。
夜晚,劉備在書房裡聽聞甄儼的彙報後深感焦慮。
麵對債券銷售困境,他感到愁悶。
然而,靖王老祖劉勝的虛妄身影出現並指出問題所在。
他強調問題不在於債券本身,而在於銷售團隊的思維方式和策略。
儘管甄儼是商賈出身,但他們在銷售過程中沒有充分利用氣氛和策略來吸引購買者。
劉勝建議他們應該提升銷售策略,將發售點的氣氛烘托起來,吸引更多的投資者。
“想要成功銷售,市場氛圍的烘托至關重要。”
聽好了,我教你怎麼銷售債券。”
在他向劉備闡述:“百姓購物時,喜歡熱鬨。”
因此,銷售債券時,必須讓百姓覺得需求旺盛,有很多人搶購。
劉勝囑咐劉備:“找史阿召集八百人,充當購買債券的托兒。
讓他們大肆購買,烘托現場氣氛。”
劉備對托兒的概念感到疑惑,劉勝解釋:“這些人隻需營造氛圍,不必真正有錢認購。”
具體方法是,用八十萬錢製造假象,讓托兒輪流認購十萬債券,錢財在內部流轉,最後歸還。
劉備聽後大為震驚,對此策略表示理解並感歎:“托兒的作用竟如此之大!”
劉勝再次叮囑劉備:“動員身邊的文武眾人,現身各個發售點認購債券,增強銷售聲勢。”
劉備猶豫地提到:“老祖,他們之前已經在發行前認購過了。”
劉勝則不屑地說:“難道他們不能是雇傭來的群眾演員嗎?”
確實,認購就是認購,現在城裡的百姓還不知道大臣將領們已經認購了債券。
因此,必須讓百姓知道這件事,連皇帝都已經認購了債券。
劉備突然明白過來。
正當他想感謝劉勝的指點時,卻發現劉勝已經不見了,他的來去如同風一般,飄忽不定。
劉備朝著劉勝消失的方向,恭敬地行禮表示感謝。
於是,劉備連夜召見了史阿和甄儼。
甄儼先到達,劉備吩咐他準備八十萬錢並分成八份。
甄儼雖然有些好奇原因,但這對他來說隻是小錢,便領命離去。
隨後,史阿到達。
劉備命令他連夜尋找八百名遊俠和市井之徒。
史阿有些驚訝,但得知這是為了烘托債券的認購氛圍時,他立刻明白了主公的意圖。
第二天,在八百名托兒的助力下,鄴城內的債券認購氛圍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朝廷債券銷售額持續飆升,短時間內已突破五億錢大關,這一數字相較於首日的九千萬錢,提升了五到六倍。
發售計劃規定,五十億債券中,二十億將在鄴城銷售,其餘部分則分散在魏郡、中山郡、渤海、博陵、河間三郡以及常山、趙國、安平、巨鹿、甘陵五郡進行售賣。
到了第三天,鄴城的朝廷債券銷售迎來了。
百官公卿、軍中將領、當地豪強以及各路大商紛紛參與認購。
甄家、二爺、三爺、荀家以及元皓先生等重量級人物也加入了認購行列,這一舉動引發了連鎖反應。
百姓們看到他們尊敬的人都在購買債券,也紛紛加入認購大潮。
僅僅半個時辰,鄴城內的八個發售點便熱鬨異常,原本還在觀望的各路來客都紛紛出手。
各個發售點前車馬龍,比往年過年過節還要熱鬨。
又過了幾天,鄴城皇宮裡的劉協聽到銷售彙報後欣喜若狂。
他表示,征伐青州陣亡將士的撫恤金終於有了著落,他對得起各家烈屬。
他激動地說:“出乎意料,出乎意料!”
“三天內售出十四億債券,加上之前的五億九千萬,鄴城的二十億債券目標已經完成。”
劉協興奮地表示,皇叔劉備的功績卓越。
劉備點頭,表示百姓對朝廷的信任。
然而,帝師皇甫嵩指出,百姓購買債券是看在劉備的麵子上,而非鄴城朝廷。
提及董卓時代,劉協仍心有餘悸。
劉備表明自己作為劉氏宗親,會儘力振興大漢。
劉協對劉備的尊敬和信任遠超董卓。
接下來,劉備計劃向冀州各郡推廣債券,過年之前售賣五十億,以資助陣亡將士的家屬。
劉協對此充滿信心。
在冀州各郡各縣,出現許多購買債券的場景。
百姓紛紛表示,他們選擇購買債券,相信朝廷和劉備的誠信。
一些人選擇購買債券而不是保留錢幣,因為錢幣容易生鏽,而債券有利息收益。
在短短十幾天內,冀州的債券熱潮席卷各地,深得民心。
劉備在州牧府裡聽聞各地消息後,感到極為滿意。
原本預期要到年後才能完成的銷售目標,如今在年關將近時就已經達成。
這顯示冀州民眾對朝廷的深厚信任。
劉曄在鄴城的府邸中,正沉浸在研究中。
他最近發現了硫磺、硝石等物的引火效果,搗鼓出了許多新發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雖然尚未明白其深層原理,但他樂在其中,每一次的試驗都讓他充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