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糜竺召集曹豹、孫乾等人於郯城一處府邸。
糜竺麵色平靜,語氣卻透露出銳利的光芒,他向眾人宣布:“有一件關乎我等未來命運之事,需得與諸位商議。”
眾人疑惑,孫乾試探性地詢問:“子仲,難道是準備……”
糜竺點頭確認,他道:“是的,我們必須重新考慮我們的立場和未來的道路。
袁術對待我們並不如他所承諾的那般,反倒是對紀靈等人極度優待。
我們不能坐視不管,必須有所行動。”
曹豹、孫乾等人聽後,紛紛發表意見,商議接下來的行動方案。
糜竺深知此刻的徐州人心思變,機會就在眼前,他們必須把握住。
眾人聞糜竺之言,皆麵露驚愕。
目光齊聚糜竺一身。
在場眾人,昔日皆為徐州牧陶謙麾下大將,守土有責。
糜竺淡然掃視眾人,決然啟齒:“吾已決定,領眾部曲,歸順鄴城朝廷。”
此言一出,大廳之內嘩然一片。
“投誠鄴城朝廷?劉備之冀州,與我等徐州相隔甚遠,此計可行否?”
眾人議論紛紛,各抒己見。
此時,一人拍案而起,大聲反駁:“吾不同意!糜子仲,你何德何能,欲領我等投奔劉備?”
此人正是孫康。
曹豹當即嗬斥孫康,而後對糜竺道:“糜子仲,你欲投誠劉備,我等無權乾涉。
但徐州局勢混亂,烽火連天,昔日陶使君提拔之恩,我等豈可忘之?”
糜竺回應道:“吾等身為陶使君舊部,豈能助紂為虐?朝廷兵馬南下,可救徐州,可報陶使君之恩。”
轉而問孫康:“你一人之反對,難道要拿眾人前途命運做賭注?”
孫康仍堅持己見。
曹豹怒喝一聲:“孫康,你心意已決,我無話可說。
但我若決定投奔劉備,你又如何?”
曹豹直視孫康,等待著他的回應。
曹豹出身微寒,自小兵之位逐步攀升,深受陶謙器重。
曹豹召集陶謙部屬商議投誠劉備事宜,糜竺已私下與曹豹商議妥當。
會議中,曹豹表示同意的留下,不同意的將被處理。
孫康表態拒絕投誠劉備,曹豹因此被激怒,氣氛變得緊張。
糜竺指責孫康被孫堅收買,孫康則反駁認為投奔劉備是無利之舉。
麵對糜竺的質問,孫康突感震驚,隨後曹豹怒火中燒,指責孫康帶人來此是居心叵測。
眾人紛紛指責孫康驚動了袁術,孫康則公然表示已決定背叛,因為揚州刺史孫堅承諾他做內應成功後可統領徐州兵馬。
孫康終於敞開心扉。
糜竺提醒道:“這裡是東海郯城,孫康,你要清楚你的立場。”
麵對糜竺的質問,孫康反問道:“我為何不能作為內應?”
進入孫康戲謔道:“你以為發現我的兵馬,就能高枕無憂嗎?”
糜竺冷眼相對。
孫康大笑,道:“那就讓你見識一下我的手段。”
隨即,一陣沉重的腳步聲在大殿四周響起,一名壯漢帶著三百衛士魚貫而入,名為昌西。
眾人震驚,紛紛拔劍,唯獨糜竺麵色如常。
糜竺質問昌西:“原來你一直與孫康勾結。”
孫康大笑,嘲諷道:“糜竺,連你親手培養的衛士都背叛了你,想不到吧?”
孫康看向糜竺,問道:“你可知道原因?”
糜竺回應:“願聞其詳。”
孫康坦言:“我們都想過更好的生活,想更上一層樓。”
他眼中露出野心。
孫康接著說道:“我早已傾心於揚州刺史的雄才偉略,選擇向他投誠。”
相比於劉備,孫康更傾向於投靠同族的孫堅。
糜竺目光轉向昌西,昌西表示歉意。
大殿內,曹豹憤怒如烈火燃燒。
“子仲,我要為你這叛徒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曹豹脾氣暴躁,欲上前斬殺昌西。
眾人見狀,緊握劍柄,青筋暴起,準備為曹豹助陣。
然而,糜竺卻站出來製止了曹豹的行動。
他平靜地看向孫康和昌西,開口道:“就算你們今晚殺了我們所有人,又能如何掌控城外的軍隊?”
孫康聽後冷笑連連,他心中已認定自己的計策能夠成功:“身後之事,就不勞你們費心了。
隻要殺了你們,外麵的兵馬自然歸順於我。”
糜竺輕哼一聲:“天真。
你們真的以為投奔孫堅就能得到更高的地位嗎?”
此言一出,孫康心中微微顫動,不解地問道:“你這是什麼意思?”
糜竺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緩緩道:“孫堅是何人?他隻是為了利用你們來奪取徐州。
一旦他得到徐州,不僅不會封賞你們,反而會一舉鏟除你們......”
孫康被糜竺的話打斷,心中略感不安。
此時,大殿外傳來一陣腳步聲。
一個青年大將孫弘帶著上千兵馬包圍了整個府邸。
孫康見到孫弘,憤怒地斥道:“孫弘,你這是在做什麼?”
孫弘是孫康的副將。
他們雖同姓但沒有血緣關係。
孫弘向孫康拱手示意但話未說完就被孫康不耐煩地打斷:“好了,糜竺,現在輪到你了。”
喜歡三國:棺中修煉三百年請大家收藏:()三國:棺中修煉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