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看著眼前價值不菲、誠意十足的祭品。
再聽著程昱口中劉複那“痛失國士”的評價,心中那股冰冷的絕望和憤恨,仿佛被投入了一顆熾熱的火炭!
一股難以言喻的酸楚和暖流猛地衝上鼻尖,他強忍著,眼眶卻已泛紅。
父親一生剛烈,死後竟得劉複如此敬重!
這份情誼,比袁術那虛情假意的嘴臉,何止強了百倍!
“劉使君……高義!
孫策……代亡父,叩謝大恩!”
孫策聲音哽咽,對著程昱的方向,重重叩首。
程普、黃蓋等人也紛紛動容,跟著行禮。
程昱連忙扶起孫策:
“少將軍節哀!
劉公還有口信:文台將軍忠勇無雙,討董功勳,天下共睹!其英名,必將彪炳史冊!
劉公與文台將軍雖相交日短,然汴水並肩,同仇敵愾,情誼深厚!
今將軍蒙難,劉公感同身受,豈能坐視將軍遺孤受宵小欺淩?”
他環視眾人,聲音陡然提高,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劉公已命人,自兗州倉廩緊急調撥糧草萬石,正由可靠隊伍押送,再有三日必至魯陽城外!
此乃劉公一點心意,助少將軍穩定軍心,安頓將士,度過難關!
劉公言道:‘此非施舍,乃全故人之義!
望伯符善加利用,莫負文台將軍英名!’”
“萬石糧草!”
靈堂內瞬間一片倒吸冷氣之聲!
連最沉穩的程普都震驚地瞪大眼睛,這簡直是絕境中的救命稻草,足以讓這支瀕臨崩潰的軍隊重獲生機!
孫策更是渾身劇震!
他猛地抬起頭,死死盯著程昱,眼中充滿了難以置信的震撼和洶湧的感激!
他本以為劉複派人吊唁已是仁至義儘,萬萬沒想到,竟是如此雪中送炭!
這份情誼,這份恩德,重逾泰山!
“劉使君……大恩大德……孫策……孫策……”
少年再也抑製不住,熱淚奪眶而出,混合著悲憤與感激,滾滾而下。
他再次深深拜倒,聲音顫抖卻無比堅定:
“孫策在此立誓!
劉使君活命之恩,保全我孫氏及江東子弟之情,策永世不忘!
他日若有寸進,必結草銜環以報!
待策重整旗鼓,安頓好母親幼弟,必親赴臨淄,叩謝劉使君大恩!”
程昱看著眼前這個悲憤交加卻又在絕境中展現出驚人韌性的少年,心中也是暗讚。他上前一步,扶起孫策,壓低聲音道:
“少將軍言重了。
劉公還有一言,囑昱私下轉告:袁公路心胸狹隘,不可久依。
魯陽彈丸之地,難抗強敵。
若事有不諧,少將軍可攜家眷,沿汝南、沛國一線,東入青徐。
臨淄城內,劉公已備好宅邸,必保孫氏一門平安富貴,衣食無憂。
此乃退路,望少將軍斟酌。”
私下提供退路!
這不僅是物資援助,更是一份沉甸甸的、關乎身家性命的承諾和庇護!
孫策身體再次一震,他明白了劉複的深意。
這份恩情,已不僅僅是援助,更是亂世中一份難得的、超越利益的溫情!
他緊緊握住程昱的手,千言萬語哽在喉頭,最終隻化作一句帶著血淚的承諾:
“程公……請轉告劉使君!
孫策……記下了!此恩此情,沒齒難忘!”
程昱拍了拍孫策的肩膀,不再多言,告辭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