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話音剛落,議事廳內陷入短暫的寂靜。
炭火劈啪作響,映照著三人神色各異的麵容。
劉複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案幾,節奏與心跳同步。
他看向郭嘉,這位年輕的謀士正若有所思地摩挲著酒壺上的紋路。
“孟德此言,與奉孝不謀而合。”
劉複打破沉默,
“但你們可知道,今日慶功宴上,張合、高覽等將領已按捺不住?
黃忠雖未明言,卻也暗示部下們期待封賞。”
曹操眼中精光一閃:
“主公,將領們求功名乃人之常情。但正因如此,更需慎重。
昔日項羽封王過早,終致諸侯離心。”
郭嘉突然輕笑一聲:
“曹安西此言差矣。
項羽之敗,在於剛愎自用,非封王之過。
不過……”
他轉向劉複,
“嘉仍堅持“緩稱王”之策。不如先接受朝廷官職,再暗中培植親信入朝,待時機成熟……”
“奉孝!”
曹操突然提高聲調,
“你這是要讓主公行董卓之事?”
眼看二人要起爭執,劉複抬手製止:
“好了。”
他站起身,走到懸掛的地圖前,
“明日召集眾文武議事,此事需從長計議。”
曹操和郭嘉對視一眼,同時躬身:
“諾。”
當夜,讓人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當晚,在臨淄城和臨淄附近軍營上空,出現了長時間的“劉複當王”四個大字!
一時間,群情激昂。
次日清晨,州牧府議事廳內人頭攢動。文官以程昱、戲誌才為首,武將以典韋、張合為尊,分列兩側。
新歸附的曹操站在文官隊列中段,位置微妙卻無人敢有異議。
劉複身著常服入內,未著官袍,這個細節讓敏銳的謀士們交換了眼色。
“諸位。”
劉複環視眾人,
“昨日勸進之事,今日可暢所欲言。”
程昱率先出列:
“主公,稱王之事關乎大業根基。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今四州已定,萬民歸心,正是定名分之時!”
張合緊接著跨步上前:
“末將附議!
將士們浴血奮戰,若主公不稱王,如何封賞有功之臣?”
他身後的高覽、文醜等將領紛紛出列表示讚同。
並且說起昨夜天降吉兆,
“劉複當王”四個大字顯現虛空,這是天意啊!
這消息劉複昨晚就知道了,都不用思索就知道這是王祿搞的鬼……
戲誌才咳嗽兩聲,聲音卻異常堅定:
“屬下夜觀星象,又卜得‘飛龍在天’之卦。
此乃天意,不可違逆。”
廳內氣氛逐漸熱烈,支持稱王的聲音此起彼伏。
劉複注意到曹操眉頭緊鎖,郭嘉則若有所思地觀察著眾人反應。
黃忠突然開口:
“軍心不可違。
老朽建議,可稱王而不改旗號,仍尊漢室。”
爭論愈演愈烈,議事廳內逐漸分成兩派。
支持者以程昱、張合為首,反對者以曹操為主,郭嘉則遊離其間,不時插話調停。
劉複靜觀這場辯論。
他注意到糜竺等地方大員雖未發言,但眼神熱切;
陳珪等士族代表則麵露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