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城,州牧府書房。
劉表親自執筆,斟酌字句。
“魏王殿下威震華夏,德被四海,表雖愚鈍,亦知天命所歸……”
他寫寫停停,時而皺眉,時而沉吟,最終成文時,已是深夜。
信中大讚劉複之威,
自陳“雖曾受小人蠱惑,然始終未敢與王上為敵”,並表達“願效犬馬之勞”之意。
“來人。”
劉表喚來心腹,
“將此信快馬送至下邳,務必親手交予魏王!若魏王不在下邳,就往廣陵。”
深夜,蔡氏府邸,燈火通明。
蔡瑁離開州牧府後就匆匆趕回,屏退左右,急召族中幾位實權長老入密室。
“主公已決意卑辭厚禮,以求劉複寬宥。”
蔡瑁開門見山,臉色凝重,
“我蔡氏身為荊州大族,又掌水軍,此前雖未明言支持出兵,
然亦未強力勸阻,恐難置身事外。
諸位叔伯,當如何表態,方能化險為夷,甚或……更上層樓?”
密室中一片沉寂。
燭火搖曳,映照著幾張布滿皺紋、精於算計的臉龐。
片刻,須發皆白、眼神卻異常清亮的蔡氏族長蔡諷緩緩捋須,
嘴角竟浮起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意:
“德珪所慮甚是。
然主公之法,不過自保而已。
欲求富貴長久,豈能僅止於‘寬宥’二字?”
“族長的意思是?”另一位長老疑惑。
“既要求饒,何不更進一步?將‘求饒’,變為‘攀附’!”
蔡諷眼中精光一閃,
“我蔡氏嫡女姝兒,年方二八,姿容絕世,
更兼琴棋書畫、詩書禮儀無一不精,乃真正的閨閣明珠。
若將此女,獻於魏王劉複……”
“獻女?”
蔡瑁先是一怔,隨即眼中爆發出狂喜的光芒,擊掌道:
“妙!妙計!父親高見!
劉複正值壯年,雖稱王建製,然聞其後宮尚簡。
若我蔡氏之女能入魏王宮闈,哪怕僅為侍妾,亦是天大的機緣!
從此我蔡氏便與魏王有了血脈之親!
日後在荊州,何人能及?
縱使劉表,亦需仰我蔡氏鼻息!”
他仿佛已看到蔡氏一門因女而貴的煊赫未來。
眾長老麵麵相覷,旋即紛紛露出心領神會的笑容。
亂世之中,家族延續與權勢才是根本。
一個女子的命運,在滔天的家族利益麵前,輕如鴻毛。
當夜,蔡府最幽靜雅致的繡樓“棲梧閣”。
蔡姝正於燈下撫琴,纖指撥動,一曲《幽蘭》清泠如水。
燭光映著她瑩白如玉的側臉,
眉如遠山含黛,眼若秋水橫波,十六歲的年紀,已顯露出傾國傾城的底色。
“小姐,老太爺、老爺請您即刻去內書房。”
貼身侍女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
蔡姝指尖微頓,琴音戛然而止。
她抬起眼眸,清澈的眸光中並無太多驚訝,隻有一種近乎認命的平靜。
放下琴,她起身,略整了整素雅的裙裾,步履沉穩地走向那決定她命運的內室。
內書房檀香繚繞。
蔡諷高坐主位,蔡瑁侍立一旁,神色皆是罕見的鄭重與……熱切。
“姝兒,來。”
蔡諷聲音溫和,帶著長者的慈愛,眼底深處卻是冰冷的審視與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