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孤有一重任交予你。”
劉複看著這位自己親手培養的“新學”才俊,
“你可知鄒靖此人?”
王祿略一思索,立刻回答:
“回大王,知曉。
前幽州從事,曾參與平定黃巾,後隨公孫瓚。
玄耳閣資料顯示,其為人務實,重情義,非嗜殺之輩,在公孫瓚軍中負責後勤守備,位置關鍵。”
“很好。”
劉複滿意地點點頭,
“孤要你持孤密信,潛入公孫瓚大營,麵見鄒靖。
以當年廣宗並肩作戰之舊誼為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更要……陳明利害!”
劉複的聲音變得格外凝重:
“告訴鄒靖,公孫瓚負隅頑抗,死路一條!
其麾下數萬幽州兒郎,亦將為其陪葬!
孤最後給他一個機會,也給你一個任務:
說服鄒靖,為保全公孫瓚父子性命,為幽州軍民存續,倒戈一擊,助我軍擒拿公孫瓚父子!
隻要他肯做,孤以魏王之名起誓:
公孫瓚、公孫續父子性命無憂!
幽州降卒,既往不咎!
他鄒靖及其部屬,更可保全富貴!
但若繼續頑抗,待孤大軍破營之日,血海深仇累積,縱是孤,也難保公孫瓚項上人頭!”
王成深吸一口氣,眼中閃爍著智慧與使命感的光芒:
“臣,領旨!必不負大王重托!”
在王成秘密出發的同時,玄耳閣的暗線早已在鄒靖營中悄然活動,為這場關鍵會麵鋪平道路。
畢竟公孫瓚現在有些頹廢,但部下也是久經戰陣的,大營依舊防衛森嚴,沒有內線接應,擅闖那是找死行為。
在一個風雪交加的深夜,化裝成行商隨從的王成,被鄒靖的心腹親兵引入了戒備森嚴的中軍營帳。
帳內燭火搖曳,映照著鄒靖那張寫滿疲憊、憂慮和掙紮的臉。
他年約五旬,鬢角已見霜白,眼神不複當年廣宗時的銳氣,隻剩下深深的疲憊和對未來的茫然。
他看著眼前這個自稱“王先生”的年輕人,眉頭緊鎖:
“王先生?鄒某似乎從未見過足下。深夜來訪,所為何事?”
語氣中充滿了警惕。
王成從容行禮,不卑不亢:
“鄒將軍,在下王成,奉魏王之命,特來拜會故人。”
他雙手奉上劉複的密信,
“此乃魏王親筆,內有提及當年廣宗並肩,共討黃巾之舊事。將軍一看便知。”
鄒靖狐疑地接過信,展開一看,那熟悉的筆跡和提及的廣宗舊事,瞬間將他拉回十幾年前的烽火歲月。
當時他先跟隨盧植,再跟隨董卓討伐廣宗張角兄弟,沒想到奮戰幾個月,連張家兄弟的毛都沒有撈到一根。
而當時還僅僅是個安東將軍的劉複,到來僅幾天就捉了張寶,隨後在張角死後更是誘殺了張梁!
隨後大破廣宗……
昔日的點點滴滴仿若就在昨天。
那也算自己的高光時刻了!
鄒靖嘴角忍不住露出一絲笑意。
信中劉複言辭懇切,追憶舊誼,更點明他如今的處境艱難。
鄒靖心中五味雜陳,警惕稍減,但戒備仍在:
“魏王……還記得舊事?
隻是如今兩軍交戰,鄒某身為公孫將軍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