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堆積如山的糧草、箭矢、營帳、備用甲胄兵器以及各類工程器械,源源不斷地運入後方指定的巨型倉場。
糜竺的身影出現在倉場之間,他雖非武將,但此刻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前線統帥。
他手持簡牘,不斷與各色吏員核對數目,下達指令,額頭上滿是細汗,聲音卻依舊穩定清晰。
“青州第三批粟米二十萬石已入庫,查驗無誤!”
“徐州工坊新弩箭五十萬支,已分發至各軍輜重營!”
“傷藥、金瘡藥及隨軍醫官已配備至各營!”
“並州輸送戰馬三千匹,已交割前軍騎兵……”
一道道指令發出,海量的物資被精確地分配、轉運。
新式的記賬法和糜竺帶來的高效商業管理模式,在這裡發揮了巨大作用。
使得如此龐大規模的物資調動,竟顯得井井有條,忙而不亂。
一批批民夫在魏軍輔兵的監督下辛勤工作,他們雖非戰兵,但同樣享受著軍管待遇,飲食充足,有工錢,無人敢於克扣。
畢竟魏王對貪腐極為痛恨,尤其對於克扣民工工錢者,對它們的待遇等同進入華夏搶掠的胡虜,都是直接閹割了事!
這也讓每次被征發名額對民工來說趨之若鶩。
有些地方甚至出現送禮行賄要求被征發成為民夫的。
如此情形下,民夫們的勞動熱情自然高漲,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如今這待遇,都與魏王相關,都與前線戰事相關。
而前線的勝利,則與他們手中的每一袋糧食、每一捆箭矢息息相關。
這種熱情正將魏國強大的國力,轉化為前線將士衝鋒陷陣的底氣。
就在大軍誓師的同時,另一種形式的進攻早已悄然展開。
玄音台的文吏們,以及隨軍的大量宣傳人員,早已將無數精心撰寫的檄文、告示,通過各種渠道,撒向弘農乃至關中地區。
水軍宣傳,一直是劉複陣營的重中之重!
這些文書用詞激烈,卻直指要害。
它們大肆宣揚魏王劉複“奉天伐罪,安定西陲”的“仁義”之師形象,極力描繪魏國治下的繁榮安定、輕徭薄賦。
同時,毫不留情地揭露李傕、郭汜殘餘勢力禍亂地方、劫掠百姓的暴行,
痛斥馬騰、韓遂等軍閥為一己私利,割據稱雄,不顧民生,致使關中、涼州戰亂頻仍,十室九空,羌胡為患。
許多文書甚至直接指名道姓,列舉馬韓部下某些將領欺壓良善、強取豪奪的具體事例,極儘煽動之能事。
這些宣傳品,或由快馬驛卒直接送入仍在觀望的弘農守將段煨等人城中;
或由玄耳閣細作潛入關中各地張貼散發;
或由小股精銳遊騎,直接射入那些仍被李郭殘部占據的塢堡營寨之內。
更有甚者,一些從並州或兗豫流亡至關中的百姓,被有組織地動員起來。
他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曆,向關中的鄉親們訴說魏國新政的好處,與眼前軍閥混戰的悲慘形成鮮明對比。
心理的防線,往往比城牆更容易崩塌。
還未等魏軍一兵一卒踏入弘農,一種恐慌、期待、猜疑混雜的情緒,已經開始在李郭殘部、段煨軍以及關中百姓中蔓延開來。
許多人開始暗中打聽魏軍的政策,甚至有人做好了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準備。
喜歡穿越三國,我竊取宗室身份請大家收藏:()穿越三國,我竊取宗室身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