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九年,秋,大河奔流,驚濤拍岸。
位於洛陽以西,弘農郡東部的曹陽亭一帶,昔日董卓焚燒後殘留的斷壁殘垣尚依稀可見。
但如今,這片土地卻被一片前所未有的鋼鐵叢林所覆蓋。
魏國西征大軍的主力,已然在此完成集結!
連綿數十裡的營寨,依著地勢層層鋪開,規整劃一,旌旗蔽日。
中央那麵巨大的、繡著猙獰“魏”字的王旗,在黃河吹來的浩蕩風中獵獵作響,彰顯著無上的權威。
旗下,是無數略小的將旗、營旗,如同眾星拱月。
營寨之內,人喊馬嘶,卻並無混亂。
一隊隊盔明甲亮的士兵在軍官的帶領下進行著最後的操練,矛尖閃爍寒光,腳步聲沉悶而整齊,彙聚成一股令人心悸的力量感。
來自中原腹地、曆經休整的精銳郡兵,與並州方向抽調而來、剛經曆過對匈奴血戰的邊軍勁旅彙合一處,肅殺之氣直衝雲霄。
中軍大帳前,新搭建起一座高大的點將台。
征西前軍大都督張合,一身玄甲,外罩赤袍,按劍而立。
他目光沉靜地掃過台下肅立的各軍將領:文醜、於禁、樂進、高覽……無一不是能征慣戰之將。
更遠處,是無邊無沿、沉默如林的軍陣。
“將士們!”
張合的聲音經由親衛力士的傳遞,清晰地回蕩在曠野之上,
“並州之戰,爾等隨大王破黑山,定匈奴,揚我大魏國威,功勳彪炳!今日,王命再臨!”
他手臂猛地向西一指:
“然,西陲未靖!關中之地,李郭餘孽苟延殘喘;
涼州馬韓,割據稱雄,視王化如無物!致使三輔凋敝,百姓流離,羌胡肆虐!
此乃國之大殤,民之深痛!”
“大王有令!命我等旌旗西指,吊民伐罪,平定關涼,複我漢家河山,拯黎民於水火!
此乃繼往開來之一統偉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張合的聲音陡然拔高,如同金石:
“爾等可願隨某,揮師西進,再立不世之功,博個封妻蔭子,青史留名?!”
“願隨都督!平定西陲!魏王萬歲!”
台下將領率先怒吼。
“願隨都督!平定西陲!魏王萬歲!”
數萬將士的呐喊如同山呼海嘯,震得黃河之水似乎都為之一滯,無邊的戰意和殺氣彌漫開來,驚起遠方山林間無數飛鳥。
大軍未動,糧草先行。
在這支氣勢磅礴的大軍背後,是一條同樣龐大而高效的後勤保障體係在支撐。
距離大營數裡外的黃河渡口以及通往洛陽的馳道上,此刻是另一番繁忙景象。
數以千計的船隻停靠碼頭,卸載著來自兗、豫、徐各州的糧秣。
更多由四匹甚至六匹騾馬拉動的四輪重型輜重車,排成望不到頭的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