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德在一旁默默聽著,努力適應著魏軍的作戰風格和節奏。
曹操則在自己的營帳中,與程昱派來的玄耳閣密探低聲交談著,手指在幾份關於漢中人物關係的密報上輕輕敲擊。
渭水之上,舟楫往來如梭。
數以千計的漕船,滿載著從東方各州征調來的糧穀,逆流而上,駛向長安附近的倉城。
岸邊的馳道,更是車馬絡繹不絕。
民夫在官吏的組織下,喊著號子,推動著滿載草料、豆料、鹽巴、藥材的大車。
糜氏商行的車隊格外醒目,他們不僅運輸軍糧,還帶來了大量的肉乾、醬菜甚至酒水,以豐富軍需,提升士氣。
負責後勤的官員忙得腳不沾地,核對簿冊,清點物資,分配庫房。
整個關中平原,彌漫著一股緊張而有序的戰爭氣息。
“王相有令,所有糧草必須儲存於高地乾燥處,謹防黴變!”
“技研司撥發的三千具防潮油布,即刻分發各營!”
一道道命令被傳遞執行。
魏國曆經多年改革和新政,其強大的後勤組織能力在此刻展現得淋漓儘致。
與此同時,玄音台的文士們撰寫的檄文,已被抄寫無數份。
有的由信使攜帶,快馬送至荊州、漢中邊境,設法散布;
有的被謄抄在絹布上,由玄耳閣細作攜帶入敵境秘密張貼;
更有甚者,王申采納屬下的建議,製作了大量特製的紙鳶風箏),
趁著初春還算強勁的風,將從隴東、關中地區,將寫滿檄文的輕薄紙張,灑向漢中盆地。
檄文上曆數張魯“妄稱天師,愚弄黔首,不臣王化”,
劉璋“坐守一隅,縱容豪強,民生凋敝”,
而魏王劉複“奉天伐罪,解民倒懸”,所率乃“仁義之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呼籲漢中、益州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心理戰,早已先於兵馬而動。
荊州,襄陽州牧府。
年過半百的劉表,看著手中由北方傳來的檄文抄本和魏軍大規模調動的密報,眉頭緊鎖,不時咳嗽幾聲。
他召來了蒯越、蔡瑁等心腹商議。
“景升公,”
蒯越神色凝重,
“魏王此舉,誌在漢中、巴蜀。
若其得手,則全據長江上遊,對我荊州形成高屋建瓴之勢……屆時,我荊州危矣。”
蔡瑁卻有些不同的心思,他蔡家嫡女蔡姝已是劉複的妃嬪,蔡氏與魏國的聯係日益緊密:
“異度蒯越字)兄所言雖是,然魏王勢大,兵鋒正盛。
我荊州雖富庶,水軍亦強,然北軍驍勇,且……且魏王名義上仍是漢臣,我荊州亦已上表臣服。
若此時與之交惡,恐非良策。
不如……繼續示好,提供些許糧草,靜觀其變。
待魏王與張魯、劉璋爭鬥,兩敗俱傷之時,再做打算不遲。”
劉表聽著雙方的爭論,猶豫不決。
他既擔心魏國吞並漢中益州後下一步就是荊州,又實在不願與強大的魏軍正麵開戰,更舍不得眼前的安逸。
最終,他歎了口氣:
“德珪蔡瑁字)之言,亦是在理。
且繼續維持現狀,增兵南陽邊境,以防不測。
至於糧草……可再撥付一批予魏軍,以示友好。”
他選擇了鴕鳥政策,試圖繼續在夾縫中維持自己的安寧。
喜歡穿越三國,我竊取宗室身份請大家收藏:()穿越三國,我竊取宗室身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