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聘臉色鐵青,強壓怒火:
“黃太守!起火原因尚未查明,你豈可妄下論斷?
聘自會全力調查,給主公和荊州百姓一個交代!”
“調查?等你調查清楚,襄陽城都被燒光了!”
黃祖不依不饒,聲音更大,幾乎是指桑罵槐,
“若非某些人身居高位卻昏聵無能,縱容宵小,何至於此?
我看,不僅是城防,這後勤糧秣之事,也需換些能乾之人來掌管!”
他這話,已經隱隱影射到了病重難以理事的劉表頭上。
蔡瑁和蒯越對視一眼,知道機會來了。
蔡瑁立刻出列,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
“主公!黃太守話雖激烈,卻也不無道理啊!
糧草乃軍中之重,如今毀於一旦,軍心浮動,民心惶惶!
文將軍固然勞苦功高,然或許……或許確需增派得力人手協助管理城防與後勤,以免再生紕漏!”
他看似打圓場,實則是在支持黃祖奪權。
蒯越則更加陰險,他麵向那些被邀請來議事的荊州豪強代表,歎息道:
“諸位也都看到了。如今外患未除,內憂又起。如此下去,襄陽危矣,荊州危矣!
我等身家性命,皆係於此,豈能坐視不管?”
豪強們本就恐慌,聞言紛紛附和:
“蔡都督、蒯彆駕所言極是!”
“必須嚴查!嚴懲失職之人!”
“還請州牧為大局著想,重新考量城防人事!”
投降派的言論再次甚囂塵上,甚至有人隱晦地提出:
“若荊州自身難保,或許……或許需考慮更為穩妥的出路……”
袁術在掌握千人軍權後,終於被蔡瑁通知了劉表,此刻也混在人群中,趁機煽風點火,哭訴劉複的殘暴和新野的慘狀,加劇恐慌氣氛。
劉表坐在主位上,看著台下亂成一團:
黃祖的咆哮、文聘的憋屈、蔡瑁蒯越的煽動、豪強的逼宮、袁術的哭訴……他隻覺得頭暈目眩,氣血翻湧。
他勉強提起力氣,嘶聲道:
“肅靜!此事……此事吾必讓人徹查到底……咳咳……文聘……”
“查?如何查?”
黃祖粗暴地打斷他,
“隻怕查到最後,又是不了了之!
州牧,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今日必須給全軍將士一個說法!”
劉表被黃祖如此頂撞,氣得渾身發抖,一口氣沒上來,猛地咳嗽起來,竟咳出絲絲血跡,嚇得左右侍從連忙上前攙扶。
場麵更加混亂。
文聘見狀,心急如焚,卻又無法可施。
蔡瑁、蒯越眼中則閃過一絲得意。
玄耳閣的這次破壞,效果出奇的好,徹底將劉表本就所剩無幾的威信打落穀底,也將黃祖徹底推到了前台,成為了他們向州牧府發難的急先鋒。
最終的調查果然如同玄耳閣預想的那樣,毫無結果。
現場被大火破壞嚴重,僅有的幾條線索也被“夜梟”的人巧妙引向了幾名無關緊要的、曾在附近出現過的江東商人以及魯肅的隨從,
以及荊州軍內部幾個派係傾軋的疑點,根本無法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