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燮沉思良久,他方才開口:
“爾等所言,皆有道理。
魏王劉複,確有人主之象,統一之勢似難阻擋。
然江東孫氏,亦非易與之輩。
我交州地瘠民貧,貿然卷入中原爭霸,實為不智。”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
“然,完全不表態亦非良策。
這樣,士壹,你以我的名義,備一份厚禮,遣一能言善辯之心腹,秘密前往江北,
不必直接見魏王,可尋程昱或曹操門下吏員,表達我交州恭順之意,但隻言願保境安民,暫無能力出兵助戰,試探其態度。”
“同時,”
他看向士武,
“加強對邊境的巡查,尤其是與荊州、江東接壤之處,嚴防任何一方勢力擅自入境。
軍備亦需加強,以備不測。”
“總之,我交州之策,首在一個‘穩’字。
不主動挑釁,不輕易投靠,靜觀其變,待局勢明朗,再做決斷不遲。”
士家眾人聞言,皆點頭稱善。
交州這艘小船,在即將到來的驚濤駭浪麵前,選擇了謹慎地穩住船舵,等待風向往更明確的方向吹去。
江北魏軍大營,水寨之中,旌旗招展,舟艦雲集,空氣中彌漫著大戰將至的亢奮與昂揚鬥誌。
周泰、甘寧、蔣欽、太史慈四人剛結束一場激烈的水戰合練,並肩立於高大的樓船甲板之上,任憑江風吹拂甲胄。
他們目光灼灼,遠眺浩渺長江南岸,那裡是他們即將建立的功業所在。
甘寧猛地一拍身前堅實的欄杆,聲音洪亮,充滿了躍躍欲試的興奮:
“痛快!
想當年在江上做那逍遙自在的錦帆渠帥時,便覺縱橫水道已是快事!
後來幸得魏王賞識,早早投身麾下,方知何為真正的宏圖霸業!
如今眼看天下一統在即,這最後一場大功,合該由我等為大王取來!”
蔣欽聞言,沉穩的臉上也露出笑意,接口道:
“興霸所言極是。
我等追隨大王日久,深知大王乃不世出的明主,天命所歸。
自北而南,掃清六合,如今隻剩江東負隅頑抗。
此正是我輩武人建功立業,名垂青史之時!
豈能錯過?”
太史慈目光銳利如鷹,鎖定南岸,沉聲道:
“慈半生飄零,得遇明主方有今日。
大王知遇之恩,信任之重,唯有以戰功相報。
江東雖據天險,然逆天而行,必遭雷霆碾碎。
我手中弓矢,早已饑渴難耐矣!”
他的語氣中充滿了對戰鬥的渴望和對勝利的絕對信心。
周泰甕聲甕氣地開口,拳頭攥得咯咯作響:
“我周泰不懂那麼多道理,就認一個死理兒:
跟著大王,有勁!
打勝仗,痛快!
封侯拜將,光耀門楣!
江東孫策?
哼,不過是擋在大王一統路上的石頭,踢開便是!
這回定要叫江東水軍嘗嘗俺
某的厲害!”
這時,水軍都督李勇大步走來,聽到四人言語,臉上露出欣慰之色。
他朗聲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