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逼利誘,軟硬兼施。
王威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北有強魏壓境,東有江東誘逼,西有庸主亂命,內部軍心不穩。
他感覺自己如同怒海中的一葉扁舟,隨時可能被巨浪吞噬。
他隻能勉強敷衍著雙方使者,一邊加固城防,一邊焦急地觀望江北魏軍和江東水軍的動向,試圖在那迫近的風暴中找到一絲生存的縫隙。
初平十一年秋,經過充足的準備,魏王劉複在陳留舉行盛大誓師典禮。
點將台下,旌旗獵獵,刀槍如林。
精銳的魏軍方陣肅立無聲,散發出衝天的殺氣。
文武百官皆著朝服,肅然站立。
劉複全身甲胄,腰佩寶劍,在戲誌才、程昱、郭嘉等人的簇擁下,登上高台。
典韋許諸率領的虎賁衛士環衛四周,煞氣逼人。
“大魏的將士們!”
劉複的話由部下大隊壯士複述,通過特製的擴音裝置,清晰地傳遍全場,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自黃巾亂起,董卓造逆,天下分崩,英雄逐鹿,至今已有十餘載!
中原板蕩,百姓流離,蒼生倒懸!”
他的目光掃過台下無數堅毅的麵孔:
“孤,起於微末,承天景命,奮高祖之餘烈,提三尺劍,掃不清之徒,平諸方之亂,乃有今日北定中原,西平巴蜀,南收荊襄之局!”
“然!”
他聲調陡然拔高,
“江東孫策,不識天命,負隅頑抗,妄圖割據,使江南百姓不得沐我王化,使天下不得歸一!
此等跳梁小醜,豈能容之!”
“孤奉天伐罪,吊民伐罪!今統雄兵百萬,戰將千員,順天應人,南征江東,廓清寰宇,一統天下!”
台下頓時爆發出海嘯般的歡呼:
“魏王萬歲!大魏萬歲!一統天下!”
劉複拔出寶劍,直指南方:
“三軍聽令!旌旗南指,蕩平江東!有功者賞,怯戰者罰!
克定江南之日,孤與諸君,共享太平!”
“願為大王效死!願為大王效死!”
吼聲震天動地。
誓師完畢,大軍正式開拔。
劉複本人也將親赴前線督戰。
登車之前,他最後回望了一眼巍峨的陳留王城,對送行的荀采淡然一笑:
“王後,且在此,靜待孤王旗插遍江南之日。”
車駕啟動,在萬千將士的護衛下,向著南方,向著那最後的目標,滾滾而去。
建業——原秣陵,孫權聽說魏王南下後,想討個好彩頭,上書孫策改的名字。
吳侯府。
昔日車水馬龍、賓客盈門的府邸,如今被一種山雨欲來的壓抑氣氛所籠罩。
侍衛的數量增加了一倍,且個個麵色凝重,手按刀柄,警惕地注視著任何風吹草動。
議事堂內,氣氛更是凝重得幾乎令人窒息。
孫策一身常服,卻難掩其挺拔如鬆、銳氣逼人的姿態。
他背對著眾人,望著壁上那幅巨大的江東六郡輿圖,目光死死盯住長江北岸那一片已被標注為“魏”字的廣闊區域,以及正在向北岸集結的無數黑色箭頭。
他的拳頭無意識地緊握著,指節因用力而發白。
周瑜站在他身側稍後的位置,麵沉如水,俊朗的眉宇間鎖著深深的憂慮,但眼神依舊冷靜,飛速地在地圖與手中一份份緊急軍報間移動。
張昭等文臣,程普、韓當、黃蓋、呂蒙、淩統等武將分列兩側,無人出聲,唯有粗重的呼吸聲和燈花偶爾爆裂的劈啪聲清晰可聞。
“嗬……”
良久,孫策發出一聲意味不明的輕笑,打破了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