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德所言甚是。”
劉複微微一笑,
“而這勸降的合適人選嘛……孤已有人選。”
不久,已被“榮養”在襄陽,實則處於軟禁狀態的蔡瑁、蒯越,以及劉表的次子劉琮,被秘密帶到了曆陽大營。
三人戰戰兢兢地來到劉複駕前,跪伏於地,頭都不敢抬。
他們深知自己的生死榮辱,全在眼前這位年輕魏王的一念之間。
“平身吧。”
劉複的聲音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三人謝恩後,小心翼翼地站起身,垂手恭立。
“蔡瑁,蒯越,劉琮。”
劉複目光掃過三人,
“爾等獻城有功,寡人一向賞罰分明,故可保爾等富貴。”
“臣等叩謝大王天恩!”
三人連忙又跪下,心中稍安。
“如今,江陵劉琦、江夏王威,不明大勢,負隅頑抗,致使兵戈未息,百姓不安。
爾等皆乃荊州舊臣、宗親,與彼等有舊。
寡人欲派爾等為使,前往江陵、江夏,勸其歸順。
若功成,便是為大魏立下新功,寡人必不吝封賞。若……”
劉複頓了頓,語氣轉冷,
“若其執迷不悟,爾等便回來複命,朕自會以雷霆手段處之。
隻是,到時荊襄之地,難免再多添幾分血色了。”
這話既是許諾,也是警告。
蔡瑁、蒯越這等聰明人立刻聽明白了:
這是他們立功、獲取信任的絕佳機會,同時也將他們與勸降行動深度綁定,若劉琦王威不降,他們在這位魏王心中的價值恐怕也就到頭了。
“臣等願往!”
蔡瑁搶先表態,一臉赤誠,
“必當竭儘全力,說服劉琦、王威,獻土來歸,以報大王厚恩!”
蒯越也立刻附和:
“臣等定不辱使命!”
劉琮則唯唯諾諾,隻是跟著點頭。
劉複滿意地點點頭:
“好!即刻準備出發。
程昱,你安排一隊精銳‘護送’三位使者,確保路途安全,也……確保他們能準確傳達朕的意思。”
數日後,江陵城下來了一行特殊的隊伍。
打著魏使的旗號,卻是由蔡瑁、蒯越和劉琮為首。
城頭的守軍頓時一陣騷動,連忙飛報劉琦。
劉琦聞訊,又驚又疑,猶豫再三,最終還是下令放他們入城。
太守府內,故人重逢,氣氛卻尷尬無比。
劉琦看著昔日父親的肱股重臣蔡瑁、蒯越)和同父異母的弟弟劉琮),如今卻成了魏王的使者,心中五味雜陳。
“大公子兄長),彆來無恙。”
蔡瑁率先開口,臉上帶著程式化的笑容。
“爾等……爾等還有臉來見我!”
劉琦鼓起勇氣,顫聲斥道。
蒯越歎了口氣,上前一步:
“我等所作所為,皆為荊州百姓!有何不敢來見大公子?
大公子,暫且息怒。
今日我等前來,非為私誼,實是為公子性命,為這滿城百姓性命而來。”
蔡瑁接口,語氣變得嚴肅:
“大公子,如今形勢,難道您還看不清楚嗎?
魏王天命所歸,橫掃北地,如今百萬雄師已過長江,江東孫策自顧不暇,敗亡隻在旦夕之間。
您困守這孤城江陵,兵不過萬,糧草不濟,外無援兵,內無戰心,如何抵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