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王即位稱帝!”
郭嘉亦笑道:
“天命人心,皆在大王。稱帝建製,乃水到渠成之事。嘉亦附議!”
緊接著,張合、曹操、李勇等所有文武大臣,齊刷刷跪倒在地,異口同聲:
“懇請大王順天應人,即皇帝位!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複端坐王座之上,麵色平靜,似乎早已料到這一幕。
他沉默片刻,方才緩緩開口,聲音沉穩:
“諸卿之心,孤豈不知?
然,稱帝之事,關乎國本,非同小可。孤起兵之初,隻為討逆安民,非為九五之尊。
且漢室雖微,名分猶在。
此事……容孤三思。”
劉複的推拒,並未出乎眾人意料。
這乃是上古堯舜禹禪讓以來的傳統“三讓”之禮,既是姿態,也是程序,更能進一步凝聚人心、彰顯新主的“謙德”。
於是,以程昱、戲誌才為首,群臣開始了堅持不懈、且一次比一次規模浩大的勸進。
第二次,不再僅限於核心重臣,而是由數百名在京文武官員聯名上表,言辭更加懇切,引經據典,將劉複的功績與三代聖王相比,強調“天命靡常,惟德是輔”,漢德已儘,新德當興。
劉複覽表後,再次拒絕,表示“德薄功淺,不敢僭越”。
第三次勸進的規模達到了頂峰。
不僅所有京官,各地方官員、乃至有影響的豪強大族、耆老鄉賢,甚至通過玄音台組織的“民意代表”,都紛紛上書勸進。
一時間,勸進表文如雪片般飛向陳留王城,形成了天下歸心、眾望所歸的磅礴輿論浪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戲誌才等人更是精心策劃,在麒麟殿外組織了上萬軍民跪請,哭聲震天,言稱“若大王不即尊位,臣等皆長跪不起,天下萬民無所依歸!”
麵對如此“洶湧”的民意,劉複方才顯出“不得已”之色,他步出大殿,望著跪滿廣場的臣民,長歎一聲:
“諸公……何必如此相逼……罷了,罷了!
既然天意民心皆如此,孤若再推辭,便是逆天而行了。
便依眾卿所請吧!”
“萬歲!萬歲!萬歲!”
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瞬間響徹整個陳留城。
劉複答應稱帝的消息如同春風般傳遍天下,各地官員、豪強聞風而動。
他們深知這是向新朝表忠心、獻投名狀的大好時機,而最好的方式,莫過於“上天降下的祥瑞”。
於是,一場規模空前的“祥瑞製造大賽”在全國各地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洛陽故地,官員奏報,南宮廢墟之中,夜有五彩神光衝天,經久不散。
翌日清晨,竟在殘垣斷壁間發現一玉璧,上刻古文“複興代漢,天命永昌”。實為提前仿古雕刻埋入)
關中平原,扶風郡報,有農人耕田,竟犁出玄色石龜一隻,龜背天然生成讖文“德承運轉,複主天下”。實為尋能工巧匠日夜打磨雕刻而成)
齊魯大地,濟南郡稱,黃河清淤,現一古鼎,雖鏽跡斑斑,但銘文可辨,乃“宋公”字樣,疑為上古宋國遺物,預示新朝。仿造做舊)
荊襄之地,南陽奏稱,白河之中出現“神魚”,通體雪白,額生獨角,見者皆言乃祥瑞之兆。不過是某種畸形魚類被刻意渲染)
江東水鄉,吳郡報,有丹徒老農家中母雞變異,竟生出“方形雞蛋”,蛋殼上隱有龍紋。實為手工雕刻)
喜歡穿越三國,我竊取宗室身份請大家收藏:()穿越三國,我竊取宗室身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