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綠江畔,宋軍連營數十裡。
李勇水軍控扼江麵,大小戰船遊弋,徹底切斷了高句麗軍可能的水上進攻或南援之路。
高句麗王伯固聞聽宋軍平定三韓後竟揮師北上,大驚失色。
他一麵遣使至宋營,言辭卑屈,試圖請和納貢,行緩兵之計;
一麵急令大將延優率精兵強將沿江布防,加固壁壘,企圖憑借天險阻擋宋軍。
太史慈識破其計,與李勇、郭嘉定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策。
他令一部兵馬大張旗鼓,於正麵江段打造浮橋,佯裝強攻,吸引高句麗主力注意力。
同時,命甘寧、周泰各率一支精銳水師陸戰隊,乘快船溯江而上,尋找江防薄弱處,伺機偷渡。
呂綺玲再次找到太史慈:
“將軍,末將願率翎麾營善泳者,協助甘、周兩位將軍夜渡,搶占灘頭!”
太史慈略一沉吟,見其目光堅定,且此前表現可靠,便應允道:
“準!但切記,渡江後固守待援,不可浪戰!”
呂綺玲大喜領命。
是夜,月黑風高。
甘寧、周泰、呂綺玲分乘數十艘艨艟快艇,悄無聲息地向上遊潛行數十裡,選擇一處水流相對平緩、守軍懈怠的江段,迅速泅渡登岸。
呂綺玲身先士卒,第一個踏上北岸土地,手中畫戟寒光一閃,無聲息地解決了高句麗哨兵。
女兵們動作迅捷,很快清理出一片登陸場,並發出信號。
後續部隊迅速渡江,建立穩固橋頭堡。
太史慈親率主力從正麵發起強攻,高句麗軍腹背受敵,江防迅速崩潰。
延優率軍後撤,企圖退守國內城高句麗早期都城之一,位於吉林集安)周邊的一係列山城。
宋軍乘勝追擊,兵鋒直指高句麗腹地。
高句麗軍擅長山地防禦,憑借險要地勢和堅固山城節節抵抗。宋軍攻勢一度受阻。
麵對堅城,宋軍的工程能力和技術優勢顯現出來。
巨型投石機被組裝起來,日夜不停地轟擊城牆。
更讓高句麗守軍恐懼的是那種會發出巨響和火焰的火藥包,雖然直接破壞力未必最強,但對士氣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在一處名為“赤峰堡”的險要關隘前,高句麗守軍異常頑強,滾木礌石如雨而下,宋軍強攻數次,傷亡不小。
呂綺玲觀察地形後,向太史慈獻計:
“將軍,此堡側後有一處懸崖,看似險峻,但並非無路可攀。
末將願率翎麾營死士,趁夜從此處攀援而上,奇襲堡後,放火為號,將軍再從正麵猛攻,必可破之!”
太史慈與郭嘉商議,認為此計雖險,但出其不意,可行。
遂允之。
是夜,呂綺玲精選五百身手矯健、膽大心細的女兵,口銜枚,蹄裹布,借助飛爪繩索,如同靈猿般悄無聲息地攀上懸崖。
過程中雖有人失足墜崖,但主力成功登頂。
她們如同神兵天降,突然出現在赤峰堡後方,四處放火,大聲鼓噪。
守軍頓時大亂,以為宋軍主力已從後山殺到。
太史慈見狀,立刻揮軍從正麵猛攻。
內外夾擊之下,赤峰堡頃刻易主。
此戰,翎麾營奇功一件,呂綺玲之名開始在軍中傳揚。
連破數道防線後,宋軍主力終於兵臨國內城下。
此城依山而建,城牆高厚,確是易守難攻。
高句麗王伯固將希望全部寄托於此城之固和即將到來的嚴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