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城外,京畿大營。
往日裡操練的號角聲與喊殺聲依舊震天動地,但今日的氣氛卻格外不同。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混合著緊張與興奮的情緒,因為今日,皇帝陛下要親臨校場,檢閱即將隨駕北伐的新軍,尤其是那支傾注了無數心血、寄托了克敵製勝希望的新式騎兵。
校場之上,旌旗招展,甲胄鮮明。
三萬步騎肅然而立,軍陣嚴整,鴉雀無聲,唯有戰旗在春風中獵獵作響。
一股肅殺之氣直衝雲霄。
辰時正,鼓樂齊鳴。
劉複一身玄色戎裝,未著沉重帝鎧,隻佩長劍,在樞密使曹操、兵部尚書李勇等一眾文武大員的簇擁下,登上了高高的點將台。
陽光灑落,為他周身鍍上一層金邊,雖未發聲,卻自有一股睥睨天下的威嚴。
“陛下萬歲!”
三軍將士如山崩海嘯般齊聲高呼,聲浪滾滾,震撼四野。
劉複抬手,示意安靜。他的目光如電,緩緩掃過台下這支虎賁之師,最終落在了最前方那支最為特殊的騎兵隊伍上。
與其他騎兵相比,這支五千人的精銳騎軍,裝備並無太多花哨,依舊是製式的環首刀、長槊、騎弓。
但若仔細觀察,便會發現驚人之處:
每一匹戰馬的蹄部都釘上了u形的鐵片馬蹄鐵),馬背上不再是傳統的低矮鞍韉,而是前後橋顯著高聳、包裹性極佳的“高橋馬鞍”,
最引人注目的是,每位騎士的雙腳,都穩穩地踏在兩隻從鞍韉兩側垂下的金屬“馬鐙”之中!
這便是劉複憑借超越時代的見識,力排眾議,在全國範圍內推廣的“騎兵三寶”。
它們看似簡單,卻是一場真正的軍事革命。
這是開始實力不強的時候不敢用——彆人比自己馬多,傳播出來不過是為彆人做嫁衣;
實力強了不想用——傳播出去隻會增加自己一統天下的麻煩;
這是一統天下後才光明正大弄出來的戰略物品。
“開始演練!”
隨著張合一聲令下,令旗揮動。
首先進行的,是騎兵基礎技藝演練。
第一批千騎呼嘯而出,並非直接衝鋒,而是在廣闊的校場上縱橫馳騁,演示各種騎術。
令人驚歎的景象出現了!
得益於雙馬鐙提供的穩固支撐,騎士們不再是僅僅依靠雙腿力量夾緊馬腹來保持平衡。
他們可以在疾馳的戰馬上輕鬆地做出各種以往難以想象的動作!
隻見騎士們忽而整體側身,幾乎將大半個身子藏於馬腹一側,正是經典的“鐙裡藏身”,規避前方來的箭矢;
忽而雙手脫開韁繩,僅憑腰力和鐙力穩住身形,從容地左右開弓,射擊百步之外的箭靶,且命中率遠勝從前!
弓弦響處,靶心應聲而穿者十有七八!
“好!”
點將台上,曹操忍不住撫掌低喝。
他乃是用兵大家,深知騎兵能有如此穩定的射擊平台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漢人騎兵的騎射能力將不再遠遜於胡人,甚至在裝備和訓練優勢下,可以實現超越!
接著,另一批騎士演示馬上格鬥。他們手持特製的練習用長木槊,縱馬衝向一個個結實的草人。
“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