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於闐的頭一個月,劉備、劉璋、張朱三人並未急於投身於風險與機遇並存的玉石貿易。
他們深知,在這個體係成熟、關係盤根錯節的陌生之地,貿然闖入核心圈層,很可能重蹈車師的覆轍,甚至摔得更慘。
劉備的策略依舊是穩健為主。
他利用聯盟帶來的貨物多樣性,將於闐作為了一個重要的銷售點和信息中轉站。
劉璋的蜀中藥材在此地果然大受歡迎。
並且劉璋原本的小商隊裡還有醫生坐鎮,大大增加了藥材的可信度。
於闐王室、貴族乃至富商,對於來自神秘東方的滋補藥材和珍稀草藥需求甚殷。
劉璋憑借其溫和的性格和紮實的藥材知識,小心翼翼地與幾家頗有背景的藥鋪建立了供貨關係,甚至通過層層引薦,為一位王室禦醫提供了幾味急需的蜀地藥材,算是勉強搭上了線。
雖然還未接觸到最頂層的權力核心,但已是不錯的開始。
張朱帶來的糧秣雜貨,則是硬通貨。
於闐綠洲雖富庶,但人口眾多,對粟米、鹽巴、鐵器等基礎物資的需求始終存在。
張朱發揮其穩重老練的特長,與本地幾家大型貨棧談成了較為穩定的供貨協議,利潤雖不驚人,但勝在穩妥,現金流健康。
劉備自己則專注於絲綢、布匹和中原器物的銷售。
他帶來的貨物品質在中上,價格公道,加之“桃園義舍”在車師事件後,隨著各地商隊往來積累的一些名聲也隱約傳到了於闐,吸引了一些注重信譽的中等商人前來采購。
同時,他也密切關注著玉石市場的動向,通過各種渠道打聽玉礦的產出情況、不同等級玉石的價格波動、以及主要玉商和背後支持者的信息。
他甚至還雇傭了一個略通漢話和於闐語的本地少年作為向導,以便更快地融入當地。
期間,他們也進行了一些小規模的倒買倒賣。
比如,將於闐盛產但中原稀有的葡萄乾、石榴等果脯,少量采購後委托東歸的商隊帶回車師或敦煌銷售;
或者將從張朱那裡分潤的中原地區特產的香料,搭配自己的絲綢,嘗試性地推銷給一些波斯商人。
這些生意規模都不大,利潤也有限,但劉備看重的並非一時之利,而是通過這些交易熟悉於闐的商業規則、建立更廣泛的人脈、並鍛煉隊伍。
關羽負責商隊的安全和紀律,每日督促護衛操練,檢查武器車馬,將於闐城內外的治安狀況、潛在風險摸得一清二楚。
張飛則有些憋悶,除了偶爾帶隊押運貨物,大部分時間無所事事,對大哥的“緩慢”進度頗有微詞,但又不敢明說,隻得每日在院子裡練習武藝,發泄精力。
劉備等人抵達於闐一個多月後,絲路北道上的老熟人,也陸續出現在了於闐城中。
首先是袁紹、袁術兄弟的隊伍。
他們依舊擺著世家大族的排場,車輛華美,仆從如雲。
袁紹甫一抵達,便試圖以其“四世三公”之後的名義,拜會於闐的玉官和幾位實權王子,希望能直接切入高端玉石貿易。
然而,於闐貴族久居西域,對中原早已衰落的門閥概念並不十分買賬,更看重實實在在的財力和可靠的貿易渠道。
而且袁紹在營銷四世三公概念的時候手段話術都不成熟,很難讓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