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虛子深諳“倉廩實而知禮節”的道理,也明白在異域他鄉,空談道理遠不如小恩小惠來得實在。
他定下規矩:
凡是來聽講超過半個時辰者,離開時均可領取一枚煮熟的雞蛋。
這種操作,源自他師傅張魯,據說張魯也是聽某個大人物說教派傳播時的趣事時聽了一嘴。
覺得很有借鑒意義,就講給了弟子們。
雞蛋在於闐雖非罕見之物,但對於尋常百姓家,也是不錯的營養補充。
這一招效果立竿見影,前來聽講的人群迅速擴大,其中不乏純粹為了那枚雞蛋而來的閒漢、孩童,甚至一些家境貧寒的婦人。
這天,張飛閒著無事,在街上晃悠,看到那處街角圍了一大群人,熱鬨非凡,便也擠了過去看熱鬨。
他身材高大,輕易就看到了圈內的道士和正在發放的雞蛋。
“嘿?還有這等好事?聽個響就能白得雞蛋?”
張飛瞪大了環眼,覺得甚是有趣。
他本就是愛湊熱鬨的性子,加之覺得這雞蛋不拿白不拿,便也混在人群中,找了個角落蹲下,權當歇腳。
清虛子講的是“柔弱勝剛強”的道理,雙語講解,張飛倒也能聽清楚,不過他聽了一會兒就直撇嘴,心裡嘀咕:
“儘是瞎扯!拳頭大才是硬道理!柔弱個屁,柔弱早被人打死了!”
但為了那枚雞蛋,他耐著性子,裝作認真聽講的模樣,眼睛卻不時瞟向那邊放雞蛋的籃子。
好不容易熬到散場,張飛趕緊擠到前麵,伸出蒲扇般的大手。
發放雞蛋的道童看著這黑塔般的漢子,愣了一下,還是遞給他一枚雞蛋。
張飛接過,嘿嘿一笑,揣進懷裡,心滿意足地走了。
接下來的兩三天,張飛發現幾處聽講發雞蛋的地點,他竟成了這些地方的“常客”。
他每次都挑不同的位置,依舊是聽不進去那些道理,隻顧盯著雞蛋,一天甚至趕幾個場。
幾天下來,竟也攢了十幾個雞蛋。
他頗為得意,覺得自己占了天大的便宜。
這晚回到貨棧,張飛獻寶似的將十幾個雞蛋掏出來,堆在劉備麵前的桌子上,得意洋洋地說:
“大哥!你看!俺老張沒花錢,就弄來這麼多雞蛋!那幫牛鼻子老道,傻得很,光知道講些沒用的,白送雞蛋!”
劉備看著那堆雞蛋,又看了看張飛那副占了便宜還賣乖的樣子,臉色頓時沉了下來。
“三弟!你……你怎能如此行事!”
劉備語氣嚴厲,
“我等來於闐,是代表大宋商人的顏麵!你堂堂七尺男兒,竟為了幾枚雞蛋,去……去蹭聽道法,還沾沾自喜!成何體統!”
張飛被大哥訓得一怔,梗著脖子辯解:
“大哥,俺……俺就是聽聽,又沒信他那套!雞蛋是他們自己願意給的,又不是俺搶的!”
“糊塗!”
劉備斥道,
“那道人施符水、贈雞蛋,乃是傳教布道之術!
你貪圖小利,混跡其中,旁人如何看待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