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被有心人利用,說我等與天師道有何牽連,在這佛國於闐,豈非平白樹敵?因小失大,愚不可及!”
關羽在一旁,也沉聲道:
“三弟,大哥所言極是。
西域形勢複雜,教派之事尤為敏感,我等當謹言慎行,莫要卷入是非。”
張飛見大哥二哥都如此嚴肅,這才意識到問題似乎不像他想的那麼簡單,訕訕地低下頭,嘟囔道:
“俺……俺知道了,以後不去就是了。”
那堆原本讓他得意的雞蛋,此刻看起來也有些礙眼了。
劉備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
天師道弟子在於闐的活動,雖然暫時以溫和的方式進行,但也並非沒有引起波瀾。
尤其是他們贈送雞蛋吸引民眾的做法,以及所宣講的與佛教迥異的教義,已經引起了於闐本土佛教僧侶的注意。
幾位德高望重的僧侶在講經時,開始不點名地批評“外道”以“小利惑眾”、“妄談天道”,強調唯有皈依三寶、嚴守戒律,方能得解脫、證菩提。
雖然沒有直接衝突,但一種微妙的競爭和緊張氛圍,已經開始在無形的信仰領域彌漫開來。
於闐國王尉遲勝對此持開放而審慎的態度。
沒錯,於闐國王的姓氏音譯就是尉遲,唐朝名將尉遲恭那個尉遲。
於闐王室尉遲氏家族和唐朝尉遲恭的尉遲氏是同一家族。
中原的尉遲氏源自西域於闐。
原本曆史上西晉時期,於闐有一支尉遲氏東遷到山西一帶,後在北魏統治下逐漸鮮卑化,尉遲恭就是這一支東遷尉遲氏的後代。
而留在於闐的尉遲氏則一直是於闐國的王室家族。
於闐地處東西要衝,曆來對各種文化兼容並蓄,佛教雖是國教,但波斯拜火教、摩尼教等也在此有一定影響。
他聽聞中原道教前來,並未立刻禁止,而是召見了清虛子一次,詢問其教義宗旨。
清虛子從容應對,強調道教尊奉天地、順應自然、勸善止惡,與王室教化並無衝突。
尉遲勝見其言辭有理,態度恭謹,便默許了其在民間的活動,但也告誡當地佛教僧侶,要以佛法精妙吸引信眾,對外來教派的傳播活動不必過於緊張。
同時告知境內各個教派中原王朝的強大,警告他們不要采取過激手段。
而張魯弟子傳播的道家流派,並非唯一西行的中原思想流派。
隨著西域商路的繁榮和都護府的建立,一些失意或抱有理想的儒家子弟,也抱著:
“教化胡夷”、
“宣揚聖賢之道”
的目的來到西域,他們或在商隊中擔任文書,或嘗試開設私塾,教授中原文字和儒家經典,隻是其影響遠不如佛教根深蒂固,也不如這些道家的手段那麼“接地氣”。
甚至一些中原的佛教寺院,也看到了西域這片“佛法昌盛”之地的潛力,開始派遣僧侶西行,一方麵交流佛法,另一方麵也有擴大自身影響力的考量。
一時間,於闐這個西域佛國,在商業繁榮的表象之下,思想的暗流也開始湧動。
劉備訓斥張飛,正是敏銳地察覺到了這股潛流的複雜性與危險性。
他們來此是為了求財,在根基未穩之前,任何不必要的卷入都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
張飛雖然挨了訓,但也算是因為十幾個雞蛋,對西域的複雜性又多了一層認知。
喜歡穿越三國,我竊取宗室身份請大家收藏:()穿越三國,我竊取宗室身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