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闐國王尉遲勝正為這場突如其來的瘟疫焦頭爛額,傳統的祭祀和本地醫者的手段似乎收效甚微。
收到中原商人們集體獻上的防疫條例,他如獲至寶。
雖然其中一些做法,如大規模使用石灰、嚴格隔離,看起來有些“不近人情”或過於嚴厲,但情勢危急,也顧不得許多。
他立刻下令,參照宋法,在於闐城內推行這些防疫措施。
就在官方開始組織防疫的同時,另一股力量也開始發揮作用——天師道的道士們。
清虛子帶領弟子,非但沒有逃離,反而主動站了出來。
他們將其臨時傳道的街角,改成了一個臨時的義診施藥點。
道觀本身儲備了一些常用的草藥,如柴胡、黃芩、金銀花、板藍根等,這些藥材對於清熱退燒、解毒消腫有一定功效。
清虛子依舊使用“符水”的形式,但這次,符水之中融入了精心煎煮的草藥湯汁。
他帶領弟子,不顧危險,深入病患家中或隔離區,為他們診脈、發放藥湯,並指導他們如何用石灰水清潔居所。
天師道本就強調醫道同源,清虛子及其弟子確實具備相當的醫學知識,他們的救治,結合了藥物、心理安慰和環境衛生指導,
竟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許多輕症患者病情得到控製並逐漸康複。
他們的名聲,迅速從“送雞蛋的怪人”轉變為“能治瘟疫的神醫”。
而更大的轉機出現在一位王室成員——國王尉遲勝的一位年幼的王子也不幸染病,高燒不退,宮廷禦醫束手無策。
在絕望之際,有人推薦了城西的中原道士。
尉遲勝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請清虛子入宮診治。
清虛子仔細查看王子病情後,斷定是疫毒內陷,需要猛藥清熱解毒,佐以扶正固本。
他開出的藥方中,有幾味藥材頗為珍貴,宮中一時短缺。
消息傳出,劉備立刻找到了劉璋。
“季玉!宮中急需藥材救治王子,你那裡可有清虛子道長所需的這幾味藥?”
劉備急切地問道。
劉璋連忙翻看自己的存貨清單,驚喜地發現,他帶來的蜀地藥材中,恰好有對方急需的黃連、犀角等少量儲備和幾味川產的特效草藥!
“有!宗兄,我這裡有!”
劉璋毫不猶豫地說道。
在劉備的協調下,劉璋立刻將他庫存的這些珍貴藥材,無償捐獻了出來,通過清虛子,用於救治小王子。
藥材及時送達,清虛子精心調配。幾劑湯藥下去,小王子的高熱竟然真的退了,病情轉危為安!
這一下,天師道和劉璋的“蜀中藥鋪”可謂是一戰成名!
清虛子及其弟子被於闐王室奉為上賓,天師道“道醫”之名響徹全城,其傳教活動得到了王室默許甚至一定程度上的支持,地位與之前不可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