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整的水泥路,灰白色的路麵在日光下泛著特殊的光澤,車輛駛過幾乎沒有顛簸,隻發出平穩的“軲轆”聲。
行過半月有餘,隊伍終於踏入涼州地界。
商隊裡新雇傭的夥計張午,忍不住頻頻低頭打量路麵。
原本以為山地間會變回崎嶇土路,可眼前的景象卻讓張午驚得勒住了馬——水泥路竟順著山勢蜿蜒向前,穩穩嵌進起伏的山坳裡,
連陡峭路段都修了平緩的坡道,路邊排水溝的水泥溝壁嚴絲合縫,將山間細流引向遠處,不見半點積水痕跡。
“乖乖!這涼州的山裡頭,居然也有水泥路!”
張午俯身用手掌拍了拍路麵,掌心傳來白日暴曬後的餘溫,又踢了踢路邊嵌合嚴密的路沿石,嘖嘖稱奇,
“俺在家鄉就走慣了這路,可那都是平地上!沒想到這高低不平的山地,也能修得這麼齊整,連個坑窪都沒有!”
趕車的老商客王二聽得發笑,手裡的馬鞭輕輕敲了敲車轅,語氣裡滿是感慨:
“後生,這你就少見多怪了。朝廷修這‘絲路官道’,都好幾年了。
擱以前,涼州到開封這一路,光翻山就得耗上十來天,車馬還得損一半——那時候哪有什麼四輪車?
大家都用兩輪馬車或者獨輪車,車身輕,好拐彎,陷進泥裡也容易拉出來,可獨輪車裝不了多少貨,兩輪車跑快了還容易翻。”
他抬手往前一指,張午順著方向看去,
隻見一支同行的商隊正趕著幾輛四輪馬車,車廂寬大得能並排坐下三人,車輪碾在水泥路上穩如磐石。
“現在不一樣了!路修好了,平整又寬敞,這四輪馬車就多了起來——你看它車廂底下的減震裝置?
能緩衝顛簸,拉再多貨也穩當,比兩輪車起碼能多裝三成東西。”
王二話鋒一轉,聲音壓得略低,帶著幾分驚歎:
“去年我在涼州還見過顏良顏東家的商隊,那才叫氣派!
十輪的牛車,足足三丈多長,分了三個獨立貨廂,前麵裝糧食茶葉,後麵裝鐵器,還帶了防雨的油布棚子。
車軸是精鐵做的,抹了牛油,跑起來不費勁,一次能拉五千斤!
以前得十輛兩輪車才能拉完的貨,它一輛就夠了——這要是擱在土路年代,想都不敢想!”
“確是不敢想。”
一個沉穩的聲音從旁傳來,王二和張午回頭,隻見關羽勒馬行在側方,丹鳳眼微眯著望向遠處蜿蜒的水泥路,語氣裡帶著幾分歎服,
“昔日我隨兄長,曾往來幽州數年,那裡也有山路,那山路崎嶇,車馬難行,往往日行不過三十裡。
如今有此水泥路,有此載重車輛,日行百裡竟也輕鬆——此等改變,非雄主魄力不能成,陛下確有遠見。”
張午聽得心頭震動,望了望前方不疾不徐前行的商隊,忽然覺得這趟西行之路踏實了許多。
王二趕著車跟上隊伍,輕聲道:
“可不是嘛!路通了,車便好了;
車好了,咱們跑商的日子,也就順了。”
本來在後邊的張朱,聽得這裡熱鬨,也湊了過來,他如今對這類新鮮事物已見怪不怪,撫須解釋道:
“此‘水泥路’,
聽聞是陛下令將作監以秘法燒製‘水泥’,混合沙石澆築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