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風雨,堅固耐久。
這兩三年間,朝廷征發俘獲的鮮卑、殘餘的匈奴勞役,大力修築,如今從開封至敦煌的主乾官道,已大半如此了。”
張飛湊過來說道:
“這陛下的新玩意,真是……真是神仙手段!”
他望著眼前筆直延伸、仿佛沒有儘頭的灰白色大道,以及道上絡繹不絕、卻因路況良好而秩序井然的車馬行人,由衷歎道:
“有了這路,有了那銀行,俺咋覺得,這世道變得都快不認識了!”
關羽丹鳳眼微眯,看著一輛滿載貨物的四輪馬車輕鬆地從旁超過他們的隊伍,淡淡道:
“確是天翻地覆。
往日自開封至敦煌,人馬疲敝,少說兩月。
如今路況大好,輕裝簡行,一個半月便可抵達。
陛下……真乃不世出之雄主。”
他語氣複雜,既有敬佩,也有一絲難以言喻的落寞。
想當年他們縱橫沙場,何曾想過治國安邦還有這等精巧厲害的手段。
不知何時接近的劉備默不作聲,隻是目光深沉地看著前方。
水泥路帶來的效率提升是實實在在的,這讓他更加堅定了利用銀行憑證、優化商隊結構的決心。
他看到不少與他們反向而行的東行商隊,同樣是馱馬輕快,人員精神,顯然也受益於此。
更有些行商,幾乎是徒步行進,隻背著不大的行囊,神態悠閒,與昔日商旅風塵仆仆、憂心忡忡的模樣大相徑庭。
“雲長,翼德,你們看那些人。”
劉備指著幾個與他們同向、卻步履輕快的行商,
“他們所攜貨物恐怕極少,甚至可能隻是樣品,大半身家定然已存入銀行,憑一紙文書西行。
此等便利,前所未有。我等雖已效仿,但思之還是不夠徹底啊。”
他話中有話,目光不經意地掃過旁邊馬車上的劉璋和一旁的張朱。
那二人對大幅削減隨身銅錢仍有些保守,堅持要帶相當數量的現錢以備“不時之需”,這無疑增加了運輸成本,特彆是增加了護衛的壓力。
劉璋聽到劉備的話,抬起頭,擦了擦額角的細汗,笑道:
“玄德兄所言極是。不過,穩妥些總無大錯。那銀行再好,終究是死物,不及真金白銀拿在手裡踏實。”
他長期生活在益州,習慣了蜀道艱難和相對封閉的環境,對於這種跨越數千裡的金融信用,本能地心存疑慮。
不過他絕對想不到,在另一個時空,近千年後的另一個宋朝,類似的錢幣兌換憑證——交子,正是最早出現在益州地區……
張朱聽到劉璋的話後也點頭讚同,不同於劉璋,張朱是因為在前漢的經曆,對官僚有一種本能的不信任。
雖然對現在的皇帝劉複非常佩服,也知道現在的官府風氣數百年僅見,但骨子裡仍忍不住想防備一手。
張飛聞言,撇了撇嘴,想反駁兩句,被關羽用眼神製止了。
喜歡穿越三國,我竊取宗室身份請大家收藏:()穿越三國,我竊取宗室身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