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劉璋、張朱的,罵劉備忘恩負義、野心勃勃;
中立的,則在一旁分析利弊,看熱鬨不嫌事大。
整個開封城,仿佛成了一個巨大的“輿論戰場”,人人都能說上兩句,人人都有自己的立場。
而在皇宮的禦書房裡,劉複正拿著一份最新的《青州日報》,看得津津有味。
案頭還堆著《開封晚報》《冀州月報》《益州舊聞報》,每一份都有他用朱筆圈出的重點。
窗外的陽光透過窗欞,灑在他身上,暖融融的。
身邊的宦官李德全小心翼翼地湊過來,低聲問道:
“陛下,這劉備、劉璋、張朱三人的罵戰,
如今連袁、公孫兩家都卷進來了,民間議論紛紛,要不要派人管管?
免得鬨得太不像話。”
劉複放下報紙,端起桌上的溫茶喝了一口,笑著搖了搖頭:
“不用管。他們願意鬨,就讓他們鬨去。”
他指了指案頭的報紙,語氣裡帶著幾分了然,
“你看,這場輿論戰,表麵上是三方罵街,實際上卻讓更多人知道了西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百姓們會想,劉備能在西域暴富,顏良能在西域成名,
那我去西域,是不是也能賺些錢?這不正好合了朕的心意?”
李德全恍然大悟,連忙躬身道:
“陛下聖明!還是陛下考慮得周全。
這西域熱,怕是要被這場罵戰推得更火了!”
劉複笑了笑,沒再說話,隻是拿起另一份報紙,繼續看了起來。
他知道,這場輿論戰,還會持續下去,但無論最後誰輸誰贏,最大的贏家,都是大宋的西域戰略。
時間一天天過去,轉眼就到了大宋十五年春末。
劉備、劉璋、張朱三方的輿論戰,依舊沒有停歇的跡象。
劉備又拋出了“張朱當年在徐州偷稅漏稅”的新料,劉璋則回應“劉備在富樓沙摻假藥材賣給安息商人”,
張朱又補刀“劉備和貴霜權貴勾結,打壓其他商隊”,
三方你來我往,熱鬨非凡。
可他們都沒意識到,這場看似毫無意義的罵戰,已經悄然改變了開封百姓的想法。越來越多的人,從“看熱鬨”變成了“動心”——
連劉備、劉璋、張朱這樣的人,都能在西域賺大錢,那自己去西域,說不定也能闖出一片天。
在開封城外的官道上,每天都有成群結隊的商隊向西而行。
有的是幾個人湊錢組成的小商隊,帶著些茶葉、瓷器;
有的是大家族派出的隊伍,牽著幾百峰駱駝,滿載著絲綢、鐵器;
還有些年輕子弟,背著行囊,獨自一人跟著商隊西行,想在西域尋找機會。
他們臉上都帶著對未來的憧憬,嘴裡說著“去西域發財”“去看看顏掌櫃說的大秦”,
駝鈴聲、馬蹄聲、說話聲交織在一起,綿延數裡。
這場由劉備、劉璋、張朱引發的輿論戰,最終成了大宋“西域熱”的催化劑。
不僅僅是開封,整個大宋境內,西行者數不勝數。
絲路之上的商隊,甚至出現了“日夜不息、駝鈴不絕”的盛況。
喜歡穿越三國,我竊取宗室身份請大家收藏:()穿越三國,我竊取宗室身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