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林家備料,老太叮囑不貪多_拆遷後,我家靠吃瓜暴富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拆遷後,我家靠吃瓜暴富了 > 第42章 林家備料,老太叮囑不貪多

第42章 林家備料,老太叮囑不貪多(1 / 1)

2004年春的清溪村,風裡裹著剛抽芽的槐花香,甜絲絲的,吹得人心裡也軟乎乎的。林家小院的青石板上,曬著剛洗好的藍布衫,是趙秀蘭早上晾的,衣角還滴著水,落在地上暈開小小的濕痕。院角的鹹菜缸裡,蘿卜乾已經醃透了,透著股鹹香,趙秀蘭正蹲在旁邊,用筷子翻了翻,又蓋緊了缸蓋——這是給談判那天準備的,怕到時候忙得沒時間做飯,能就著粥吃。

堂屋的八仙桌上,攤滿了林家的拆遷材料,像座小小的“證件山”:暗紅色封麵的房產證放在最上麵,封皮邊角有點磨損,是十年前蓋房時辦的,裡麵的字跡還清晰,房主“林建國”三個字是用毛筆寫的,透著股規整;綠色的土地使用證壓在下麵,上麵貼著泛黃的宅基地圖紙,用紅筆標著房屋四至,圖紙邊緣還留著當年村文書的簽名;還有一遝房屋照片,是去年秋天拍的,正房、廂房、院角的老槐樹都拍得清清楚楚,照片背後用鉛筆寫著拍攝日期,一筆一劃都透著認真。

林建國坐在桌旁,手裡拿著塊硬紙板,正把這些材料按順序分類。他戴著副舊老花鏡,是林老太年輕時用的,鏡片有點模糊,他時不時要摘下來擦一擦。“秀蘭,你幫我把那遝補充材料拿過來,就是王同誌說要的鄰居證明。”他頭也沒抬,手指在房產證上輕輕劃著,“我得把這些按‘產權證明’‘房屋照片’‘補充材料’分三類,到時候談判時好找。”

趙秀蘭放下手裡的抹布,從裡屋的紅布包裡翻出一遝紙,遞到建國麵前:“都在這兒呢,有老周、王奶奶的簽字,還有村委會蓋的章,你數數夠不夠。”這紅布包是老太年輕時繡的,上麵還留著朵褪色的牡丹,裝了十幾年證件,邊角有點磨損,卻比任何盒子都讓人踏實——當年蓋房、翻建、換證,所有重要的東西都裝在裡麵,從沒出過差錯。

建國接過材料,一張張數著,嘴裡還念叨:“老周的證明、王奶奶的證明、村委會的備案記錄……正好五張,夠了。”他把這些材料放進一個藍色文件夾裡,文件夾上用馬克筆寫著“林建國戶拆遷材料”,字寫得方方正正,“再把房屋照片按‘正房’‘廂房’‘院落’分好,每張都標上序號,省得到時候亂。”

曉梅坐在旁邊的小板凳上,手裡拿著支鉛筆,正在幫建國標序號。她今年上高二,字寫得越來越規整,在每張照片背後寫上“正房1”“廂房2”,還在旁邊畫了個小小的房子圖案,顯得格外可愛。“爸,這張照片拍的是院角的雞籠,要不要也算進去?”她舉起一張照片,照片裡的雞籠還是去年的舊樣子,幾隻母雞正趴在裡麵下蛋。

建國湊過去看了看,笑著說:“算進去,雖然雞籠不算麵積,但能證明咱院的實際情況,到時候談判時說不定用得上。”他摸了摸曉梅的頭,“還是咱曉梅細心,這點隨你媽。”

曉陽也沒閒著,蹲在桌角,手裡攥著個小本子,正在畫“新家的樣子”。他畫了兩座挨在一起的小房子,左邊寫著“奶奶住”,右邊寫著“我和爸媽住”,還在房子旁邊畫了個小花園,裡麵種著太陽花和青菜——這是他聽建國說要選相鄰的安置房後,特意畫的。“爸,新家能不能選一樓啊?我想在花園裡種青菜,跟奶奶一起澆花。”他舉著本子,臉上滿是期待。

“能,肯定選一樓。”建國放下手裡的文件夾,湊過去看曉陽的畫,“你看,一樓出門方便,奶奶不用爬樓梯,還能在門口擺個小桌子,夏天咱能在外麵吃飯,多好。”

正說著,院門外傳來“咚咚”的敲門聲,是林老太從裡屋出來了。她拄著棗木拐杖,慢慢走到桌旁,拐杖頭磕在青石板上,“篤篤”響,像敲在每個人心上。“建國,你過來,我跟你說句話。”老太坐在藤椅上,指了指旁邊的小馬紮,“秀蘭,你們也坐,咱一家人正好商量商量談判的需求。”

建國趕緊放下手裡的活,坐在小馬紮上,趙秀蘭也拉著曉梅、曉陽坐在旁邊,一家人圍著八仙桌,像開家庭會似的。老太從針線笸籮裡拿出枚銅錢,放在桌上,銅錢是她嫁過來時帶的,邊緣都磨圓了,卻透著股歲月的安穩。“建國,談判的需求清單你列好了嗎?跟媽說說,咱彆貪心,按實際需要來。”

建國從兜裡掏出張紙條,是昨天晚上寫的,紙邊有點卷:“我列了兩條主要需求,一是想要兩套相鄰的安置房,都要一樓,方便照顧您;二是放棄院裡那間5平的小儲物間,換成現金補償,那儲物間太小,留著沒用,換成現金更靈活,能補貼裝修。”他頓了頓,又補充道,“其他的就按政策來,補償款該多少是多少,不多要,也不少要。”

老太點點頭,手指在銅錢上輕輕摩挲著:“這兩條需求好,實在。要相鄰的一樓,是為了方便我這老骨頭,這點沒問題;放棄儲物間換現金,也是為了日子方便,不貪那點麵積,這點也對。”她抬起頭,眼神變得嚴肅起來,“但你得記住,到了談判桌上,彆被彆人的補償影響——比如老支書想多補20平,李叔想多要補償款,這些都跟咱沒關係。咱就按自己的需求提,不跟人比多寡,不貪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這樣談判才能順順利利,心裡也踏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秀蘭也跟著說:“媽說得對,咱不貪。之前張嬸總打聽彆人家的補償,說王家能分3套,李家能補100萬,我跟她說‘各家情況不一樣’,其實咱心裡清楚,按規矩來的補償才最安穩。那儲物間換現金,能換個兩三萬,夠買套新家具,比留著那間小破屋強多了。”

“就是,”曉梅也插了句嘴,“上次我跟同學小花聊天,她說她鄰村的表姐家搶建了車庫,多拿了5萬,結果後來被查出來,又退回去了,還罰了錢。咱可不能學那樣,拿了錢心裡也不安。”

建國看著家人,心裡暖乎乎的:“你們放心,我心裡有數。到時候談判,我就跟王同誌說這兩條需求,其他的都按政策來。咱不搞特殊,不耍小聰明,踏踏實實的,比啥都強。”他拿起桌上的需求清單,遞給老太看,“您再看看,有沒有遺漏的,或者需要改的。”

老太接過清單,戴上老花鏡,一字一句地看,手指在“相鄰安置房”“放棄儲物間換現金”上輕輕劃著。“沒啥要改的,”她把清單遞回給建國,“就是有一條要記住,談判時彆著急,把需求說清楚,要是王同誌有疑問,就慢慢解釋,彆跟人吵——你看李叔上次跟拆遷辦吵,不僅沒多要到補償,還落了個壞名聲,咱不能學他。”

曉陽突然舉起手,像在學校回答問題似的:“奶奶,我也有個需求!新家裡能不能給我搭個小書架,放我的漫畫書和鐵皮青蛙?”

大家都笑了,老太摸了摸曉陽的頭:“能,肯定能。讓你爸在你的房間裡搭個大書架,放滿你的玩具和書,比啥都強。”

正說著,院門外傳來張嬸的聲音:“建國在家嗎?我來跟你問問談判的事!”趙秀蘭趕緊站起來,走到門口,笑著開了門:“是張嬸啊,快進來坐。建國正整理材料呢,你先喝杯水。”

張嬸拎著個網兜,裡麵裝著幾個蘋果,走進院就往八仙桌這邊湊,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桌上的材料:“建國,你這材料整理得真齊!跟我說說,你準備提啥需求啊?是不是要多要套房子?我聽老周說,你家麵積大,能分3套呢!”

建國放下手裡的文件夾,笑著說:“哪有3套,就按政策來,想要兩套相鄰的一樓,方便照顧我媽。其他的都沒多想,補償款夠裝修、夠生活就行。”他沒提放棄儲物間換現金的事,怕張嬸又到處傳,引來更多閒話。

張嬸顯然不信,湊到桌旁想翻材料,卻被趙秀蘭不動聲色地擋住了:“張嬸,快坐,我給你倒杯熱水。曉陽剛畫了新家的樣子,你要不要看看?”她把曉陽的畫遞過去,成功轉移了張嬸的注意力。

張嬸接過畫,敷衍地誇了兩句,又想打聽補償款的事,建國卻岔開話題:“張嬸,你家的材料整理得咋樣了?要是有啥不懂的,我能幫你看看。”張嬸沒打探到實底,坐了會兒就悻悻地走了,嘴裡還嘟囔著“林家就是小氣,啥都不肯說”。

送走張嬸,一家人又圍坐在桌旁,曉陽有點生氣:“張嬸總是打聽咱家的事,真討厭!”老太笑著說:“彆跟她計較,她就是愛跟人比,咱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建國把整理好的材料放進紅布包,拉上拉鏈,又把包鎖進堂屋的櫃子裡:“材料都準備好了,需求也明確了,下周談判肯定順利。”他看著家人,心裡踏實得很——有家人的支持,有明確的需求,不貪不占,這樣的談判,就算沒有“特殊照顧”,也能順順利利。

夕陽慢慢沉到村西頭的白楊樹後麵,把林家小院的青石板染成了暖橙色。趙秀蘭去廚房燉了紅薯粥,甜香飄滿了整個院子;曉梅幫著收拾桌子,把材料都歸置好;曉陽還在畫他的“新家圖”,嘴裡哼著兒歌;建國陪著老太坐在藤椅上,聊著下周談判的細節。風裡的槐花香更濃了,混著紅薯粥的甜香,把這踏實的日子,襯得格外溫馨——不貪多,不折騰,按需求來,按規矩來,這就是林家的底氣,也是他們安穩過日子的秘訣。

喜歡拆遷後,我家靠吃瓜暴富了請大家收藏:()拆遷後,我家靠吃瓜暴富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