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啦——!”
盛夏的午後,清溪鎮安置區的陽光烈得晃眼,柏油路被曬得泛出油光,連院角的梧桐樹都蔫蔫的,葉子打了卷。林家101室的客廳裡,風扇“嗡嗡”轉著,吹起桌上複習資料的紙角,林曉梅正蹲在地上,把高三一年的筆記按科目分類整理,碼得整整齊齊,像一摞摞精致的磚頭——紅色封麵是語文,藍色是數學,黃色是英語,每本封麵上都用鋼筆寫著“高考備考”,字跡清秀,透著股認真勁兒。
“曉梅,歇會兒,喝碗綠豆湯。”趙秀蘭端著個白瓷碗走進來,碗裡的綠豆熬得軟爛,湯麵上飄著兩顆紅棗,是她早上剛煮的,放井裡鎮了半天,涼絲絲的正好解暑,“彆總蹲地上,腰該酸了,媽給你搬個小凳子。”
曉梅接過碗,喝了一口,甜意順著喉嚨滑下去,驅散了午後的燥熱。她直起身揉了揉腰,看著堆在牆角的複習資料,忍不住笑了:“媽,這些筆記以後給曉陽用吧,上麵記了不少老師講的重點,比買的輔導書還管用。”
“好啊,曉陽要是有你一半認真,我就放心了。”趙秀蘭坐在旁邊的藤椅上,幫著把散落的紙片夾進筆記本,“昨天你王奶奶還來問,說她孫子明年上高三,想借你的筆記看看,你願意不?”
“當然願意!”曉梅點點頭,眼裡滿是爽快,“筆記放著也是放著,能幫到彆人最好。王奶奶平時總給我送豆沙包,這點忙算啥。”
正說著,院門外傳來了熟悉的腳步聲,還有曉陽的喊叫聲:“姐!姐!我回來了!”
曉陽背著書包跑進來,手裡攥著張數學卷子,上麵畫著個大大的紅勾,分數欄寫著“98”。“姐,你看!我數學考了98分!老師說我進步大,還獎勵我一塊橡皮!”他把卷子遞到曉梅麵前,小臉蛋曬得通紅,額頭上的汗順著臉頰往下淌,卻沒顧上擦。
“真厲害!”曉梅接過卷子,仔細看了看,指著上麵的錯題說,“這道應用題要是再仔細點,就能考100分了。下次算的時候,先把已知條件列出來,彆著急下筆,跟我之前教你的一樣。”
“知道了!”曉陽點點頭,湊到曉梅身邊,看著地上的複習資料,小聲問,“姐,成績啥時候能查啊?我都等不及想知道你考了多少分了!”
“快了,老師說下周三就能查。”曉梅摸了摸弟弟的頭,眼裡帶著點期待,又有點緊張,“到時候咱們一起查,讓你當小助手,幫我念準考證號。”
曉陽一下子蹦起來:“好!我肯定能念對!”
客廳裡的溫馨還沒散,院門外突然傳來了張嬸的聲音,帶著點刻意放大的調子:“劉姐,你說現在的孩子,讀那麼多書有啥用?我侄女初中畢業就去打工,現在一個月能賺四千多,比那些剛畢業的大學生掙得還多!”
趙秀蘭手裡的動作頓了頓,眉頭輕輕皺了下,卻沒起身。曉梅也聽見了,卻隻是笑了笑,繼續整理筆記——她知道張嬸是故意說給她聽的,自從高考結束,張嬸就總愛繞著林家院子說這種風涼話,一會兒說“大學生找不到工作”,一會兒說“女孩子讀太多書嫁不出去”,曉梅早就習慣了。
“彆理她,她就是見不得彆人好。”趙秀蘭拍了拍曉梅的手,聲音放得輕,“你王爺爺昨天還跟我說,他孫子要是能像你一樣踏實,他就燒高香了。咱日子過得好不好,不用跟彆人比,自己心裡清楚就行。”
曉梅點點頭,拿起一本英語筆記翻了翻,裡麵夾著張去年冬天的照片——是她趴在書桌前背書的樣子,台燈亮著暖黃的光,桌角放著奶奶給的暖水袋。她想起那些天還沒亮就起床背書的清晨,想起夜裡挑燈做題的深夜,想起家人端來的熱牛奶、煮好的雞蛋羹,心裡突然一點都不緊張了——不管成績怎麼樣,她都努力過了,也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家人的付出。
接下來的幾天,林家的日子依舊踏實,卻多了份隱隱的期待。建國每天從木工鋪回來,都會問一句“今天老師沒說查成績的事?”;林老太則每天給曉梅煮雞蛋羹,說“吃了補腦子,成績肯定好”;趙秀蘭更是翻遍了日曆,把查成績的日子圈了又圈,生怕記錯了。
查成績的前一天晚上,曉梅有點失眠。她躺在床上,看著窗外的月光,腦子裡一會兒閃過數學卷子上的最後一道大題,一會兒想起英語聽力裡的一個模糊選項,心裡像揣了隻小兔子,跳個不停。
“曉梅,還沒睡?”趙秀蘭輕輕推開門,手裡拿著個暖水袋,“我看你屋裡燈還亮著,是不是緊張了?”
曉梅坐起來,點了點頭:“媽,我有點怕考不好,辜負你們的期望。”
“傻孩子,說啥呢。”趙秀蘭把暖水袋放在曉梅手裡,坐在床邊摸了摸她的頭,“你從高二開始就沒偷過懶,每天起早貪黑的,就算考不好,媽也不怪你。再說了,憑你的踏實勁,不管乾啥都能行——跟你爸學木工,你能把家具做得又結實又好看;去當老師,你能把學生教得明明白白,這些都比分數重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曉梅抱著暖水袋,心裡暖烘烘的,眼眶有點紅:“媽,謝謝你。有你們支持我,我啥都不怕了。”
“這才對嘛。”趙秀蘭笑了,“快睡吧,明天才有精神查成績。我跟你爸、奶奶、曉陽都在客廳等著,陪你一起查。”
第二天一早,天剛亮曉梅就醒了。她穿上件淺紫色的連衣裙,洗漱完就坐在客廳的電腦前,手指反複摩挲著鼠標,心裡還是有點慌。
林老太坐在旁邊的藤椅上,手裡攥著串佛珠,嘴裡小聲念叨著“菩薩保佑”;建國和趙秀蘭坐在沙發上,手裡都端著杯沒喝的茶水,目光緊緊盯著電腦屏幕;曉陽則趴在桌子邊,手裡拿著曉梅的準考證,一遍又一遍地念著上麵的號碼,生怕記錯了。
“時間到了!可以查了!”曉陽突然喊了一聲,把手裡的準考證遞到曉梅麵前,“姐,快輸號碼!”
曉梅深吸一口氣,接過準考證,手指有點抖,慢慢輸入號碼。每輸一個數字,客廳裡的空氣就緊張一分,連風扇的“嗡嗡”聲都顯得格外響。林老太停止了念叨,眼睛瞪得圓圓的,緊緊盯著屏幕;建國和趙秀蘭身體前傾,手都攥在了一起。
“回車!”曉梅按下回車鍵的瞬間,全家都屏住了呼吸。
屏幕上的頁麵慢慢刷新,成績一點點跳出來——語文128,數學135,英語130,文綜242,總分635!比省重點大學師範專業的錄取分數線高了42分!
“635!姐,你考了635分!”曉陽一下子跳起來,抱著曉梅的胳膊使勁晃,聲音都變調了,“你考上了!你考上你想去的大學了!”
趙秀蘭看著屏幕上的分數,眼淚“唰”地掉下來,手裡的茶杯“啪嗒”掉在桌上,茶水灑了一地,她卻顧不上擦,隻是反複念叨:“我的閨女……終於考上了……沒白辛苦……”
建國也笑了,眼角有點紅,他走過去拍了拍曉梅的肩膀,聲音有點啞:“好樣的!沒給咱林家丟臉!爸下午就關了木工鋪,帶你去鎮上買新衣服,開學穿!”
林老太顫巍巍地走過來,摸了摸屏幕上的分數,又摸了摸曉梅的臉,眼淚也掉了下來:“咱曉梅有出息!以後當老師,教書育人,是正經的好出路!奶奶今天給你煮餃子,放三個雞蛋,討個好彩頭!”
全家的歡呼聲引來了鄰居,住在隔壁的劉寡婦抱著孩子跑過來,趴在窗戶上看屏幕,笑著說:“曉梅真棒!這分數在鎮上都能排前幾名!張嬸要是知道了,看她還說不說風涼話!”
正說著,張嬸拎著個菜籃路過,聽見院裡的歡呼聲,猶豫了一下,還是走了進來。她湊到電腦前,看見屏幕上的分數,臉上的表情有點複雜,先是驚訝,接著是尷尬,最後勉強擠出個笑:“曉梅……考得真不錯……比我之前想的好多了……”
“謝謝張嬸。”曉梅笑著回應,沒有提之前的風涼話,隻是指了指桌上的綠豆湯,“張嬸,喝碗綠豆湯吧,剛從井裡鎮的,涼絲絲的。”
張嬸愣了一下,趕緊擺手:“不了不了,我還得去買菜,先走了。”說完,拎著菜籃匆匆走了,腳步比平時快了不少,連菜籃裡掉出來的一根黃瓜都沒顧上撿。
看著張嬸的背影,劉寡婦忍不住笑了:“她就是嘴硬心軟,其實心裡也羨慕你家曉梅有出息。”
趙秀蘭笑著搖搖頭,拿起抹布擦桌上的茶水:“不管她咋想,咱自家孩子有出息,比啥都強。曉梅,快給你王奶奶打個電話,讓她也高興高興,她昨天還念叨著你的成績呢。”
曉梅點點頭,拿起電話,手指輕快地撥號。電話接通的瞬間,她聽見王奶奶驚喜的聲音:“曉梅?是不是考得好?快跟奶奶說說!”
曉梅笑著把分數告訴王奶奶,院子裡的笑聲、說話聲,混著電話裡的叮囑聲,還有風扇的“嗡嗡”聲,把這個盛夏的午後,襯得格外溫暖、熱鬨。
下午,建國果然關了木工鋪,帶著曉梅去鎮上買新衣服。趙秀蘭也跟著去了,幫著挑款式、講價;曉陽像個小尾巴,跟在後麵,一會兒說“這件粉色的好看”,一會兒說“那件藍色的顯白”,惹得店員都笑了。
買完衣服,建國又帶著全家去了鎮上的餐館,點了曉梅愛吃的可樂雞翅、清蒸魚,還有林老太愛吃的炒青菜。飯桌上,建業也趕來了——他從五金店聽說曉梅考了高分,特意提前關店趕過來,還帶來了個新書包,是給曉梅開學用的,上麵印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字樣。
“曉梅,這個書包送給你!”建業把書包遞過去,眼裡滿是驕傲,“以後你在大學好好學習,要是錢不夠用,跟我說,我五金店最近賺了不少,能幫你分擔。”
曉梅接過書包,心裡滿是感動:“謝謝叔叔,我在大學會好好努力的,以後當了老師,回來教鎮上的孩子,也幫你和爸的忙。”
建國舉起酒杯,看著眼前的家人,眼裡滿是踏實:“咱林家這輩子,沒什麼大本事,就靠‘踏實’兩個字過日子。曉梅考上大學,是她自己努力,也是咱全家齊心的結果。以後不管遇到啥困難,咱都像現在這樣,互相幫襯,日子肯定能越過越紅火!”
“對!互相幫襯!日子紅火!”全家都舉起杯子,碰在一起,發出清脆的響聲,像一首溫暖的歌,在餐館裡久久回蕩。窗外的陽光依舊熱烈,卻沒了之前的燥熱,反而透著股喜慶的暖意——這是屬於林家的喜悅,是靠踏實奮鬥換來的捷報,也是屬於這個普通家庭,最珍貴、最溫暖的時光。
喜歡拆遷後,我家靠吃瓜暴富了請大家收藏:()拆遷後,我家靠吃瓜暴富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