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裡啪啦——!”
除夕的清溪鎮安置區,剛入夜就被煙花的響聲裹住了。雪粒子還在細碎地飄,落在路燈下像撒了把碎鹽,卻擋不住家家戶戶窗戶裡透出來的暖光——有的掛著紅燈籠,有的貼著紅春聯,連空氣裡都混著燉肉的香味、鞭炮的硝煙味,還有孩子們的笑聲,熱熱鬨鬨的,把臘月的冷意都烘化了。
林家101室的客廳裡,鐵爐燒得正旺,爐口烤著的紅薯冒著甜絲絲的白氣,把整間屋子熏得暖融融的。八仙桌上鋪著趙秀蘭繡的紅格子桌布,擺得滿滿當當:燉得油亮的紅燒魚年年有餘)、炸得金黃的肉丸子團團圓圓)、清清爽爽的炒青菜清清白白),還有林老太親手蒸的年糕步步高升),每道菜都冒著熱氣,勾得人直咽口水。
“姐回來啦!”曉陽第一個聽見敲門聲,蹦蹦跳跳地跑去開門,門剛拉開,就撲進林曉梅懷裡——曉梅穿著件新買的淺粉色羽絨服,是用第一個月兼職賺的錢買的,手裡拎著兩個大布兜,裡麵鼓鼓囊囊的,全是給家人帶的禮物。
“慢點跑,彆摔著。”曉梅笑著摸了摸弟弟的頭,把布兜遞給他,“給奶奶、爸媽、叔叔和你的禮物,都在裡麵,自己找。”
林老太從藤椅上站起來,手裡還攥著個剛縫好的布老虎給曉陽的新年禮物),看見曉梅,眼睛一下子亮了:“梅梅回來啦!快坐下,奶奶給你留了熱乎的年糕,剛蒸好的!”她拉著曉梅的手,摸了摸她的羽絨服,“這衣服真好看,暖和不?在學校沒凍著吧?”
“暖和著呢,奶奶。”曉梅挨著老太坐下,從布兜裡掏出件深藍色的棉襖,“給您買的,加了厚絨,您冬天出門穿,不冷。我試過了,大小正合適。”
林老太接過棉襖,翻來覆去地看,裡子是軟乎乎的絨布,領口還縫著圈小花邊,眼淚差點掉下來:“咱梅梅有心了,還記著奶奶怕冷……”她趕緊套在身上,正好合身,對著鏡子轉了圈,笑得嘴都合不攏,“好看!比我那件舊棉襖強多了!”
趙秀蘭從廚房出來,手裡端著碗剛燉好的雞湯,看見曉梅,笑著把碗遞過去:“快喝點雞湯,補補身子。在學校總熬夜複習,肯定累壞了。”她又指了指布兜,“給我和你爸的禮物呢?我看看咱梅梅眼光咋樣。”
曉梅趕緊從兜裡掏出兩條圍巾,一條深灰色的給建國,一條米白色的給秀蘭:“爸的圍巾耐臟,您的這條顯白,都是純羊毛的,暖和。”趙秀蘭接過圍巾,往脖子上一圍,對著鏡子照了照,跟林老太說:“你看,真好看!咱梅梅就是會買!”
林建業也從五金店回來了——他下午特意去把店裡的貨歸置整齊,才鎖門回家。看見曉梅,笑著說:“曉梅,我還以為你得晚點到呢!五金店的賬本我整理好了,今年賺的錢,比去年多了三成!”曉梅從布兜裡拿出雙黑色的勞保鞋,遞給建業:“知道你天天在店裡搬東西,這鞋鞋底厚,防硌腳,你試試。”
建業接過鞋,當場就換上了,走了兩步,笑著說:“正好合腳!比我現在穿的這雙舒服多了!還是曉梅懂我了!”
最後,曉梅把一本包裝精美的《西遊記》遞給曉陽:“給你的,帶插圖的,你不是一直想看嗎?寒假在家好好讀,不懂的問我。”曉陽抱著書,笑得眼睛都眯了,跑到書桌前就翻了起來,嘴裡還念叨:“謝謝姐!我以後每天都讀!”
一家人熱熱鬨鬨地坐下吃飯,趙秀蘭給每個人碗裡都盛了勺雞湯,林建國舉起酒杯,清了清嗓子,眼裡滿是笑意:“今天是除夕,咱全家聚在一起,我先說說這一年的事——木工鋪今年接了幼兒園、民宿的大訂單,規模還擴大了;建業把五金店管得妥妥帖帖,還琢磨著開春搞送貨上門,以後生意肯定更好;梅梅在大學裡拿了獎學金,還兼職賺了錢,越來越懂事;曉陽期末考了班裡第十,進步這麼大,咱全家都跟著高興。”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每個人的笑臉,聲音更暖了:“咱能有今天的日子,不是靠運氣,是靠咱一家人齊心——我做木工活,建業管五金店,秀蘭照顧家裡,媽幫著帶孩子,梅梅和曉陽好好讀書,少了誰都不行。我先敬大家一杯,謝謝你們,讓咱林家的日子越過越順。”
“說得好!”林老太舉起果汁杯,眼裡閃著光,“我老婆子活了這麼大年紀,最明白‘和睦’倆字有多金貴。你看村裡那些拆遷後鬨矛盾的——李叔貪多搭鐵皮房,最後白折騰;張嬸跟鄰居比來比去,把家裡錢都花在裝修上,現在還為兒子的事鬨心;王三兄弟為了補償款反目,連爹媽都不管。咱林家為啥順?就是因為不貪、不作,一家人一條心,遇事好好商量,不跟人比,隻跟自己比,日子才能踏實。”
她拉著曉梅和曉陽的手,語重心長地說:“梅梅,曉陽,你們記住,以後不管走多遠、賺多少錢,都不能丟了咱林家的家風——待人真誠,做事踏實,家人和睦。錢再多,不如一家人平平安安;房子再大,不如一家人開開心心。這家風,得一代代傳下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曉梅重重地點頭,眼眶有點紅:“奶奶,我記住了。在大學裡,我跟同學處得好,就是跟您學的——多包容,少計較。以後我當了老師,也會把這道理教給學生。”
曉陽也放下書,湊過來:“奶奶,我也記住了!我以後好好讀書,不跟同學吵架,還幫您做家務,像爸和叔叔一樣踏實!”
全家都笑了,趙秀蘭給林老太夾了塊年糕:“媽,您快吃,年糕要涼了。咱一家人以後還這麼和睦,日子肯定能更紅火。”
正說著,窗外的煙花又響了起來,五顏六色的光透過窗戶,照在每個人的臉上,亮堂堂的。曉陽放下筷子,拉著曉梅的手:“姐,咱去放煙花吧!爸買了好多,有小金魚,還有大煙花!”
“走!放煙花去!”林建國笑著站起來,拿起牆角的煙花筒,建業趕緊跟著幫忙搬;趙秀蘭和林老太坐在門口的小凳子上,看著孩子們跑出去,眼裡滿是笑意;曉梅牽著曉陽的手,手裡拿著盒火柴,腳步輕快得像個孩子。
院子裡,曉陽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點燃了“小金魚”,“劈啪”的響聲裡,紅色的紙花蹦得滿地都是;建業點燃了一支煙花,“咻”地一聲衝上夜空,炸開一朵金色的花,照亮了整個院子;林建國則抱著個大煙花筒,點燃後,一朵朵煙花接連衝上天空,紅的、黃的、紫的,把安置區的夜空染得格外好看。
“真好看!”曉陽蹦著跳著,手裡揮舞著剛撿的煙花紙殼;曉梅舉著手機,把這熱鬨的場景拍下來,想以後想家的時候看;趙秀蘭和林老太坐在門口,看著眼前的一家人,嘴角笑出了皺紋。
這時,隔壁張嬸家的窗戶暗了下來——之前還能聽見張嬸跟兒子吵架的聲音,現在卻靜悄悄的,連盞燈都沒亮。曉陽指了指那邊,小聲問:“媽,張嬸家咋沒放煙花啊?”
趙秀蘭摸了摸兒子的頭,輕聲說:“張嬸家最近有點難,咱彆多問,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她轉頭看向林建國,眼裡滿是慶幸——幸好咱家從來沒為錢吵過架,幸好一家人永遠這麼齊心。
煙花放完了,全家人回到屋裡,爐子裡的紅薯正好烤好。趙秀蘭把紅薯掰成兩半,分給每個人,甜絲絲的果肉在嘴裡散開,暖到了心裡。曉陽趴在林老太身邊,聽她講以前在村裡過年的事;曉梅跟建業聊起五金店送貨上門的計劃,說可以幫著設計宣傳單;林建國和趙秀蘭坐在旁邊,看著這熱鬨的場景,心裡滿是踏實。
“明年啊,我想把木工鋪的訂單拓展到市區的家具城。”林建國突然開口,眼裡滿是乾勁,“之前民宿的客戶說咱的家具做工好,推薦了家具城的老板,開春我就去考察,要是能合作,咱的生意就能再上一層樓。”
“哥,我跟你一起去!”建業趕緊說,“五金店這邊我已經摸熟了,開春搞送貨上門,肯定能吸引更多客戶。到時候木工鋪需要五金件,我直接給你送過去,省不少事!”
“我也能幫忙!”曉梅笑著說,“我在市區讀書,能幫你們查家具城的信息,還能幫著設計家具圖紙——我們專業課學過cad,正好用上。”
曉陽也舉起手:“我寒假幫叔叔看五金店,還幫爸遞工具,我也是家裡的小幫手!”
林老太看著眼前的一家人,笑得合不攏嘴,拍了拍趙秀蘭的手:“你看,咱家人就是這樣,不管乾啥都想著一起乾,日子能不好嗎?”
夜深了,雪還在飄,可林家裡的暖意卻一點沒減。全家人圍坐在爐邊,喝著熱茶,聊著明年的計劃,說著貼心的話,窗外的煙花還在時不時地響,把每個人的笑臉照得格外明亮。
林建國看著牆上掛著的全家福——那是去年搬家時拍的,每個人都笑得格外開心,他突然覺得,拆遷分的錢、開的店,都隻是錦上添花,真正的幸福,是不管遇到啥困難,家人都能站在一起;是不管走多遠,都有個溫暖的家等著自己;是把“和睦、踏實”的家風,一代代傳下去,讓孩子們知道,平淡安穩的日子,才是最珍貴的。
“來,咱再舉個杯!”林建國拿起酒杯,全家都跟著舉起杯子,果汁杯、茶杯、酒杯碰在一起,發出清脆的響聲,“祝咱家人永遠和睦,日子永遠紅火!祝咱林家的家風,傳下去!”
“傳下去!”
笑聲在暖融融的屋裡回蕩,窗外的煙花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林家踏實幸福的未來——這未來,沒有驚天動地的財富,卻有家人的陪伴;沒有轟轟烈烈的故事,卻有日複一日的和睦;而這份簡單的幸福,正是林家最珍貴的“傳家寶”。
喜歡拆遷後,我家靠吃瓜暴富了請大家收藏:()拆遷後,我家靠吃瓜暴富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