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嘟——咕嘟——!”
冬天的清溪鎮安置區,窗外的雪粒子敲打著玻璃,屋裡的鐵爐卻燒得正旺,爐上燉著的雞湯冒著嫋嫋熱氣,香味混著鬆木的清香,滿屋子都是暖融融的煙火氣。林家的八仙桌上,擺著剛算完的年度賬本、幾張廠房出租信息,還有曉梅打印的“家具廠辦廠流程”,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臉上都帶著期待——這是他們每年的慣例,年末開家庭會,規劃來年的生計。
林建國穿著件乾淨的藍布襯衫,手指在賬本上輕輕劃過,語氣沉穩卻難掩興奮:“今年木工鋪賺了24萬,五金店賺了14萬,市區公寓租金3萬,加上之前的存款,除去日常開支和理財騙局幫鄰居墊付的少量維權費用,還剩不少盈餘。我想,明年把木工鋪升級成‘林家定製家具廠’,租個大廠房,添點新設備,接更多大訂單。”
這話像顆石子,投進平靜的水麵,瞬間激起了漣漪。曉陽放下手裡的糖果,眼睛瞪得溜圓:“爸,家具廠?是不是跟城裡的工廠一樣,有好多機器,能做好多家具?”
“差不多。”建國笑著點頭,從包裡掏出張畫滿線條的圖紙,“你看,這是我畫的廠房規劃圖,租個200平的,分開料區、組裝區、打磨區、成品區,再添台數控開料機、封邊機,效率能比現在高三倍,還能接批量定製訂單,比如之前家具城的30套衣櫃,要是有新設備,一個月就能完成。”
建業湊過去看圖紙,眉頭卻輕輕皺起:“哥,升級家具廠是好事,但成本不低吧?租廠房一年得5萬,新設備至少15萬,再雇工人,前期投入就得20多萬,會不會壓力太大?”
這也是建國顧慮的地方,他點點頭:“我算過,前期投入大概25萬,從今年的盈利裡出15萬,再從定期存款裡取10萬,不影響家裡的日常周轉。而且升級後,咱能接更大的訂單,比如酒店、民宿的批量家具,利潤比現在高不少,半年就能回本。”
趙秀蘭端起燉好的雞湯,給每個人盛了一碗:“我支持你!你做木工這麼多年,手藝好,信譽也好,升級家具廠肯定能成。我以後可以去家具廠管後勤,給工人做飯、采購食材,不用你操心這些瑣事。”
林老太喝了口雞湯,放下碗說:“建國,媽也支持你。但有個條件,不管規模多大,質量不能降,卯榫得嚴絲合縫,木料得用烘乾透的,不能偷工減料。咱林家的招牌,不能砸在‘貪快’上。”
“媽,您放心!”建國趕緊說,“質量是根本,我會親自盯生產,每一套家具都要驗收合格才能出廠。而且我打算保留手工卯榫的工藝,高端訂單還能做純手工家具,比機器批量生產的更有競爭力。”
曉梅打開筆記本電腦,調出之前查的資料:“爸,我幫你查了辦廠手續,需要去工商局注冊個體工商戶,再去環保局辦環保備案,稅務局登記稅務,這些流程我都記下來了,開春我陪你一起去辦,不用跑冤枉路。”她還點開一個網頁,“你看,市區有個二手設備市場,裡麵有九成新的數控開料機,比新的便宜5萬,我聯係了賣家,開春就能去看貨。”
看著女兒整理得清清楚楚的資料,建國心裡暖烘烘的:“還是咱曉梅細心,省了我不少事。”
“哥,那五金店咋辦?”建業突然問,“你專心搞家具廠,五金店是不是得雇個人看店?”
“我早就想好了。”建國看著建業,眼裡滿是信任,“五金店交給你全權打理,你之前把五金店管得井井有條,我放心。來年你可以拓展線上業務,在本地生活平台開個店,提供五金件配送服務,再進點智能門鎖、淨水器配件這些新貨,吸引年輕客戶,五金店的盈利肯定能再上一個台階。”
建業眼睛一亮,他早就想拓展線上業務,隻是沒敢跟建國提,現在得到哥哥的支持,立刻來了乾勁:“哥,你放心!我明天就去考察線上平台,再去五金市場看看新貨,爭取明年五金店月盈利突破1.5萬!”
“還有我!”曉陽舉起手,“我周末可以去家具廠幫忙,給爸遞工具、整理木料,還能幫叔叔看五金店,我現在已經會算賬了!”
全家都笑了,林老太摸了摸曉陽的頭:“咱曉陽也能幫上忙了,真是長大了。”
討論到深夜,家具廠的規劃越來越清晰:廠房選在郊區的工業園,離安置區隻有十分鐘車程,交通方便;設備先買二手數控開料機和封邊機,再添台打磨機,前期控製成本;工人雇5個,2個熟練木工、2個學徒、1個負責送貨;建業主管五金店,拓展線上業務;趙秀蘭管家具廠後勤;林老太幫忙照看家裡,偶爾去家具廠看看;曉梅放假回來幫忙設計圖紙、對接客戶;曉陽周末幫忙打下手。
“還有個事。”建國突然想起什麼,“家具廠和五金店可以互相幫襯,家具廠需要的五金件,五金店直接供貨,省了中間環節的費用;五金店可以給家具廠做宣傳,推薦客戶定製家具,雙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個主意好!”建業笑著說,“我以後給裝修隊供貨時,就推薦咱的定製家具,肯定能拉來不少客戶。”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把安置區的屋頂、路麵都蓋得白茫茫一片,屋裡的燈光卻格外明亮。一家人圍坐在桌旁,你一言我一語,把來年的規劃細化到每個細節:廠房3月1號簽約,3月中旬買設備、裝修廠房,4月1號正式開工;五金店3月上線線上店鋪,4月進新貨,5月推出“滿100元送貨上門”服務;曉梅負責設計家具樣品,月底回家拍照片,掛到線上平台宣傳。
張嬸家的燈早就滅了,自從理財騙局後,她家就很少有這麼熱鬨的夜晚;李叔還在工地上加班,想著早點還清債務,卻沒敢想過“開廠”這樣的規劃;王三家更是冷清,隻有王三一個人喝著悶酒,早已沒了對生活的期待。而林家裡,卻滿是對未來的憧憬,笑聲、討論聲、翻圖紙的聲音,混著雞湯的香味,在雪夜裡格外溫暖。
“來,咱舉個杯!”建國端起茶杯,眼裡滿是乾勁,“祝咱林家定製家具廠明年開工大吉,五金店生意興隆,一家人平平安安、和和睦睦!”
“開工大吉!生意興隆!”全家都舉起茶杯,碰在一起,清脆的響聲在屋裡回蕩。
曉陽喝了口茶,興奮地說:“明年家具廠開工,我要第一個去幫忙,還要給家具廠畫個招牌,寫‘林家定製家具廠,手藝好、質量棒’!”
林老太笑著說:“好!讓咱曉陽畫招牌,保證好看。”
夜深了,雪還在飄,林建國卻毫無睡意,他坐在桌前,重新修改廠房規劃圖,筆尖在紙上劃過,畫出的不僅是廠房的布局,更是林家越來越好的未來。他知道,升級家具廠不是一蹴而就的,會遇到資金、設備、工人、訂單等各種問題,但他不怕——因為他有家人的支持,有踏實的手藝,有誠信的口碑,更有“不貪快、不冒進、穩紮穩打”的家風。
第二天一早,天剛蒙蒙亮,建國就騎著三輪車去郊區看廠房;建業去五金市場考察新貨;曉梅整理辦廠手續的清單;趙秀蘭去超市采購食材,準備給工人做飯的廚具;林老太則在家縫補工人的工作服;曉陽拿著畫筆,已經開始設計家具廠的招牌。
雪後的陽光透過雲層,灑在安置區的屋頂上,反射出耀眼的光。林家每個人都忙著自己的事,腳步匆匆卻充滿力量——他們知道,新的一年,新的挑戰,新的希望,隻要一家人齊心,踏實肯乾,林家定製家具廠一定能紅火起來,五金店的業務一定能拓展成功,日子也會像爐裡的火焰,越來越旺,越來越暖。
喜歡拆遷後,我家靠吃瓜暴富了請大家收藏:()拆遷後,我家靠吃瓜暴富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