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最後一口飯留給誰_我靠九陽神功橫推武當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我靠九陽神功橫推武當 > 第569章 最後一口飯留給誰

第569章 最後一口飯留給誰(2 / 2)

她最終將信埋在斷心石下,覆土,種下一株白花。

花瓣單薄如雪,莖稈柔韌,正是第23章沙丘中探出的那一類。

從此每年花開時節,總有人悄然前來,放下一碗素粥,不說姓名,不焚香,隻靜靜佇立片刻,便轉身離去。

而此時,在遠離炊堂的東村,孫三娘正蹲在自家門前修補鍋台。

她身後的小院打掃得乾淨,牆角堆著幾摞舊書,是前些日子從廢墟裡翻出來的《女誡》《內訓》,頁角焦黃,卻被她一字一字抄了下來。

她磨著硯台,抬頭望了望天色。

明日,會有幾個年輕媳婦來。

她不知道她們會帶來什麼話,也不知道那些藏在米缸底下的沉默,能不能熬成一碗敢說出口的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但她知道,有些事,該開始了。

孫三娘在東村的院牆邊支起了一塊黑漆木板,用炭條寫下三個歪斜卻有力的字:“新婦堂”。

消息像春汛前的溪流,悄無聲息地漫過田埂與柴門。

起初隻有兩三人來,裹著褪色頭巾,低眉順眼地蹲在門檻外聽她念書。

她們不識字,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出,可孫三娘不說“教”,隻說“一起認”。

她從《女誡》裡挑出一句“婦以順為德”,當眾撕了,扔進灶膛。

火舌卷上來,映得她半邊臉通紅。

“順什麼?順米怎麼熬才不糊?順水放多少才不酸?”她拍著鍋沿,“這才是活命的理。”

日子久了,來的女人多了。

有剛嫁進門就被婆婆罵“不會燒飯”的小媳婦,也有守寡多年、第一次拿起筆的老嫗。

孫三娘不單教識字,還教算賬——哪家每月耗幾鬥米,哪家孩子斷了奶要添粥,一筆筆清清楚楚;更教掌灶——火候三分看人心,攪粥百轉是功夫。

一日午後,一個年輕女子跌跌撞撞闖進來,眼角帶淚,手裡攥著一隻空碗。

她說丈夫偷偷藏糧,在外與人拚酒,家中老母餓得臥床不起。

眾人憤然,有人喊打,有人勸離。

孫三娘卻不動怒,也不裁斷。

她隻叫人抬來一口小鍋,架在院中,放入一碗米、兩瓢水,點燃柴火。

“你們倆,”她看著夫妻二人,“從今日起,同守這鍋飯,三天不分彼此。誰添柴、誰攪粥、誰分食,自己商量。”

男人冷笑:“我憑什麼聽她?”

孫三娘隻淡淡道:“那你走。但走了,就彆回來吃飯。”

那三天,全村人都默默關注著這個角落。

夫妻二人輪流照看灶火,夜裡也不敢睡沉。

第一天,男人嫌粥太稀,摔了勺子;第二天,女人燒糊了底,他竟沒罵,反而默默刮下焦塊喂狗;第三天傍晚,夕陽將儘,鍋中最後一勺粥正要盛出,男人突然轉身衝進屋內,背出一個布袋,抖開——半袋陳米簌簌落下。

“原來看著彆人吃不飽,比自己餓還難受。”他聲音沙啞,像是從胸腔裡擠出來的。

孫三娘笑了。

她親手把米倒進鍋裡,加水,點火,又煮了一鍋。

那一夜,三人圍坐,吃得格外安靜。

消息如風傳開。

鄰村效仿,設“共灶考驗”,婚俗也悄然生變——新人拜完天地,不再隻是交換信物,而是並肩立於灶前,共煮一鍋白粥,謂之“同炊禮”。

數月後,阿牛在炊堂閣樓整理舊檔。

塵埃浮動,陽光斜切過梁柱,落在一本殘破的《炊政錄》上。

他翻開夾頁,那封未曾呈遞的退位書草稿靜靜躺著,紙角微卷。

陽光恰好落在末尾那行小字:“可我隻想做個,能陪大家吃飯的人。”

他的手指輕輕撫過墨痕,仿佛觸到了某種深埋已久的悸動。

忽而門外喧鬨起來——幾個孩子為誰該洗碗爭執不下,推搡間碗碟險些落地。

阿牛沒有出聲訓斥。

他緩緩起身,搬出那口最大的鐵鍋,注滿清水,架上柴堆,點火。

“吵夠了就來幫忙燒水,”他笑著說,“洗完碗的,多吃一塊饃。”

孩子們愣住,隨即爭先恐後搶柴抱薪。

鍋下火焰騰起,劈啪作響,映亮一張張稚嫩的臉。

夕陽西下,鍋邊圍滿了人,笑聲混著炊煙飄向遠方。

而在無人注意的角落,那口裂紋縱橫的老鍋靜靜立著,鍋底一圈水漬悄然凝結,濕痕如印,似待蓋章。

喜歡我靠九陽神功橫推武當請大家收藏:()我靠九陽神功橫推武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