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昊敢在《綠草地》預算上多要十萬,可對於《大鑽石》,他反而說自己需要回去慎重考慮。
在回家的路上。
邢愛娜問他究竟是怎麼想的?
寧昊輕歎口氣。
“我怕這是李導給我的最後機會。
所謂事不過三。
《香火》勉勉強強,《綠草地》前途未卜,若是把《大鑽石》也搞砸了。
你覺得,我在圈裡還能拉到投資嗎?”
連最寬鬆的青奕公司都不給他投錢了,其他影視公司恐怕聽見他的名字就會拒絕。
到那時,他才是真的翻不了身!
“回去找小軍一塊來商量一下吧。
按李導的要求,最晚明年給他拍出來。”
能不能賺到錢,不是寧昊當下要想的事。
他需要考慮,用掉三次機會後,要是沒能翻身,圈裡會怎麼看待他這位年輕導演?
靠學校的情分拍點低成本文藝片沒問題。
但未來發展呢?
另一邊,李元青不知道寧昊的內心如何糾結。
他的心思已經全部放在手裡的資料。
王雪因準備的很詳儘。
也正因如此,李元青才能輕鬆發現問題。
青奕公司好像犯了和迪士尼一樣的錯誤。
接近三千萬華幣才造出的《少年天子》,劉恒對各類道具精益求精,服裝都是經過純手工刺繡而成,即使是因情節需要而打碎的一隻碗、一個花盆,也都是純正青花瓷!
這麼多造價不菲的道具。
拍完戲之後竟然全都不剩下了?
在賬目最後部分,寫的很模糊,打包價50萬賣給了影視城專門收道具的商人。
冷冰冰的差額數字,映照出李元青那張冤大頭的臉。
之前,他還在防著北上的王晶團隊手腳不乾不淨。
現在看起來,內地這群人宰起投資商也是一個德行。
難怪影視人在未來會那般懷念煤老板。
因為這群人不會閒的沒事去查賬,隻要能讓女演員陪他們happy,其他所有細節都不重要。
可李元青是煤老板嗎?
當然不是。
青奕是他的公司。
若是未來有一天在好萊塢混不下去,國內這一畝三分地就是他要堅守的退路。
他不是摳門小氣,幾千萬都砸了,這幾十萬不會讓他破防。
李元青隻是擔心,公司建立至今還不足兩年,趴在公司和項目裡吸血的家夥就這麼多,還如此肆無忌憚,莫說發展二十年,怕是再堅持五年,自己每天就算幾億幾億的投資,也喂不飽這群惡狼。
李元青沒有再翻第二遍,反正那些數字已經映入了腦海,再翻也改變不了事實。
“雪因,你是想從事幾年製片,還是學好英語就去留學?”
“啊?”
王雪因有點懵,怎麼突然問起自己的職業規劃了?
是要委以重任還是準備讓自己掃地出門呐?
她心裡沒有底。
腦細胞瘋狂運轉半秒,這才回答道。
“李導,你是留過學的頂級人才。
你覺得是工作經驗更重要,還是高學曆帶來的眼界開闊更符合我的實際?”
決定權交給了李元青。
他要是想讓自己去實踐,自己就去直接接觸項目。
與之相反,自己馬上打包,一刻也不耽誤就去倫敦留學。
李元青輕笑一聲。
沒想到,王雪因當著自己的麵耍起了小聰明。
“對公司來說,有工作經驗的人才更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