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趙建國和張秀芳的監控在秘密持續。
調查組判斷,暗殺行動成功後,
敵特網絡很可能會有新的指令或動向。
果然,
幾天後的一個傍晚,
化裝成菜農在供銷社附近蹲守的偵察員發現,
趙建國下班後沒有直接回家,
而是騎自行車來到了城郊的一座廢棄磚窯。
他在磚窯裡停留了約一刻鐘,出來時,手裡多了一個用油布包著的小包裹。
偵察員沒有打草驚蛇,遠遠跟蹤。
趙建國隨後將包裹帶回了家。
接下來的兩天,他沒有任何異常舉動。
直到第三天,張秀芳輪休進城“逛街”。
她看似隨意地走進了縣城最大的百貨大樓,
在賣搪瓷盆的櫃台前停留了很久,
期間,她趁售貨員不注意,飛快地將一個小紙卷塞進了一個樣品盆的底部縫隙裡!
新的死信箱!
敵人非常狡猾,不斷變換傳遞地點和方式!
偵察員守株待兔,幾個小時後,
一個打扮入時、提著網兜的年輕女人來到櫃台,
假裝挑選盆子,順手取走了那個紙卷。
經查,這個女人是縣文化館的播音員,平時接觸人員複雜。
線索像藤蔓一樣蔓延開來,牽扯出越來越多的人。
這個間諜網絡的規模和嚴密程度,超出了最初的想象。
就在沈棠忙於政委康複和自身科研工作,身心俱疲時,
研究院接到了上級下達的一項緊急新任務:為一種新型高空高速偵察機的重要部件,研製一種能在超高溫和極寒環境下保持穩定性能的特種密封材料。
時間緊,任務重,技術難度極大。
劉所長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沈棠:“小沈啊,這個任務非你莫屬!我知道你最近辛苦,但這事關國防大事…”
沈棠看著任務書上的苛刻指標,
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一邊是政委緩慢卻必須持續的康複治療,一邊是迫在眉睫、關乎國家利益的重大科研攻關。
她個人的時間和精力幾乎被推到了極限。
靈泉空間雖然能緩解她的疲勞,但無法解決所有問題,
尤其是這種需要大量實驗和理論突破的科研難題。
她再次陷入了兩難境地,
但這一次,她沒有猶豫太久。
她知道哪一邊更重。
“所長,我接。”
沈棠深吸一口氣,
眼神堅定,“政委那邊的調理,我會安排好時間,不影響課題進度。”
王政委在緩慢康複,
意識越來越清楚,或許能回憶起更多關鍵細節。
間諜網絡的調查在穩步推進,更多的線索浮出水麵,收網的時機正在臨近。
沈棠肩負著救治英雄和攻克國防難題的雙重重任,
在極限壓力下砥礪前行。
陸錚則既要指揮偵查,
又要擔心妻子的身體,
還要應對基地繁重的日常管理和戰備任務。
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
為了共同的目標,頂著巨大的壓力,默默努力著。
師部會議室內,煙霧繚繞。
由師長、李副部長、保衛處長、陸錚以及上級派來的反間諜專家組成的聯合指揮部,
正在對收集到的所有線索進行最後梳理和研判。
“目前可以確定,”
反間諜專家指著黑板上複雜的關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