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審查仍在繼續,氣氛略顯沉悶。
周曉芸似乎也受到了些許影響,午休時和同事閒聊,話題偶爾會轉到審查上。
“王姐,你說這審查到底為啥呀?怪緊張的。”
她一邊織著毛線,一邊看似隨意地問同辦公室的老會計。
“誰知道呢,可能是上麵有新精神吧。咱們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王會計謹慎地回答。
“也是,”
周曉芸點點頭,又換了個話題,
“哎,你聽說沒?研究院沈顧問那邊好像又有大突破了!真厲害啊!”
“是嗎?什麼突破?”
王會計來了興趣。
“我也不太懂,好像是什麼…冷卻速度?說能把材料耐溫提高好多呢!”
周曉芸眨著眼睛,語氣充滿崇拜,“要是真的,咱們的飛機就更厲害了吧!”
她的語氣和表情,完全像一個對高科技充滿向往的普通青年女工。
然而,保衛處的監控記錄顯示,在這次閒聊後不久,周曉芸再次以去服務社買東西為由外出。
這一次,她沒有去公共廁所,而是繞道去了大院圖書館的舊報刊閱覽室。
她在裡麵待了約二十分鐘,
大部分時間在翻閱過期的《人民日報》和《解放軍畫報》,
但監控人員注意到,
她曾在一個擺放著舊式索引卡片櫃的角落停留了片刻,
手指似乎無意識地在那些落滿灰塵的卡片抽屜上劃過。
那個卡片櫃的鎖孔,似乎與在後山發現的那枚黃銅鑰匙有幾分相似……
這一發現,讓調查組精神大振!
圖書館的舊索引櫃,會不會就是鑰匙的歸屬?那裡是否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調查組沒有立即行動,以免打草驚蛇。
他們首先秘密調閱了圖書館舊索引櫃的管理記錄和維修檔案。
記錄顯示,這些櫃子是建國初期配發的,已經多年未使用,鎖具老舊,很多鑰匙早已丟失。
負責管理舊報刊的老管理員也證實,平時很少有人會去動那些卡片櫃。
調查組決定,
在不驚動周曉芸的前提下,
對那個特定的索引櫃進行秘密檢查。
他們計劃在夜深人靜時,
由鎖匠專家嘗試用那枚黃銅鑰匙開啟,查看櫃內是否藏有東西。
與此同時,對周曉芸的監控更加嚴密。
她似乎對圖書館的探查隻是一次試探或例行檢查,之後幾天行為依舊正常。
但調查組相信,她與後山逃脫的神秘人、以及可能存在的“休眠”棋子之間,必然存在著聯係。
鑰匙的發現,或許就是打開整個謎團的關鍵鑰匙。
沈棠的科研突破和周曉芸對信息的敏感,
預示著圍繞核心技術的爭奪遠未結束。
而後山鑰匙與圖書館舊櫃的潛在關聯,則將線索引向了一個可能塵封著曆史秘密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