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透過玻璃窗,
在後勤處辦公室的水泥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周曉芸坐在靠窗的位子上,正低頭認真核對著厚厚一疊物資清單,算盤珠子在她指尖發出清脆規律的劈啪聲。
她今天穿了一件洗得發白的列寧裝,齊耳短發梳得一絲不苟,
嘴角習慣性地帶著一絲溫和的笑意,
偶爾抬頭和對麵桌的老會計王大姐討論幾句賬目問題,
神態自然得就像任何一個沉浸在年終瑣碎工作中的年輕乾事。
“今年這棉布定額又緊了,得精打細算才行。”
王大姐推了推老花鏡,歎了口氣。
“是啊王姐,咱們仔細點,優先保障一線和困難家屬。”
周曉芸應和著,筆尖在紙上劃過,留下清秀的字跡。
窗外,大院廣播正播放著激昂的《大海航行靠舵手》,孩子們追逐打鬨的笑聲隱約傳來,一切都籠罩在一種看似尋常的忙碌與平靜之中。
然而,在這平靜的表象之下,暗流早已洶湧。
師部作戰值班室內,電話線路高度繁忙,一道道加密指令悄無聲息地傳達下去。
偵察連的骨乾化裝成水電工、綠化工,散布在目標舊車間周圍,控製了所有製高點和必經之路。
通往舊車間的路上,看似隨意堆放的建材後麵,隱藏著錄音設備和望遠鏡。
舊車間內部,更是布下了天羅地網,每一個角落都在監控之下。
陸錚坐鎮臨時指揮點,臉色冷峻,指尖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等待著魚兒上鉤。
沈棠則在研究院的保密室裡,親自“炮製”那份關鍵的誘餌。
她選用了一種特殊的、帶有微弱化學標記的紙張,仿照研究院實驗報告的格式,精心編寫了一份關於“新型陶瓷基複合材料階段性突破”的假報告。
報告中,她巧妙地嵌入了幾處看似不起眼、實則極易追蹤驗證的“關鍵技術參數”,
並特意提及“首批次驗證件將於三日後在後勤處舊機修車間進行小批量環境適應性測試”。
報告封麵上,赫然蓋著“絕密·內部參考”的紅色印章。
她將報告密封在一個標準牛皮紙檔案袋裡,交給了劉所長。
全院秋季物資盤點工作如期展開,後勤處一片忙亂。
各科室都需要清點資產,核對賬目,將閒置或待報廢的物品集中登記。
舊機修車間因為堆放了不少曆年淘汰的舊機床和積壓物資,也被列入重點盤點範圍。
這天下午,
後勤處長在處務會上宣布:
“各科室把手頭急需盤點的硬骨頭報上來,處裡統一協調人手,集中攻堅。尤其是像舊機修車間那種地方,東西雜,灰塵大,需要細心和體力好的同誌。”
周曉芸主動請纓,聲音清脆:“處長,舊車間那邊我比較熟,去年清點過一部分,讓我去吧,再配個人搭把手就行。”
她的請求合情合理,態度積極,絲毫沒有引起任何懷疑。
處長讚許地點點頭:“好,那就小周負責,再讓倉庫的小李配合你。注意安全,把東西登記清楚。”
計劃的第一步,順利得近乎完美。
第二天一早,周曉芸和倉庫保管員小李推著一輛平板車,
來到了位於大院西北角的舊機修車間。
車間大門鏽跡斑斑,推開時發出刺耳的“嘎吱”聲。
裡麵光線昏暗,空氣中彌漫著機油、灰塵和金屬鏽蝕的混合氣味。
廢棄的車床、銑床像沉默的巨獸匍匐在陰影裡,
角落裡堆滿了各式各樣的廢舊零件和木箱。
小李是個二十出頭的小夥子,有點怕這種地方,嘟囔著:“周姐,這地方陰森森的,咱快點乾完走吧。”
周曉芸卻顯得很鎮定,笑道:“怕什麼,大白天的。咱們分頭清點,你從東頭開始,我從西頭,效率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