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驗成功的消息,
在高度保密的渠道內層層上報,
引起了更高層的重視和讚許。
但也幾乎在同一時間,
某些隱藏在暗處的“目光”,
似乎也捕捉到了不尋常的氣息。
大院服務社裡,那個叫小趙的年輕乾事,
這幾天似乎格外“關心”後勤處的工作,
特彆是廢舊金屬和特殊化工品的回收情況,
偶爾會“隨口”問起小紅樓那邊最近消耗怎麼樣,“垃圾”多不多。
雖然問得隱晦,但結合之前的“訪客”事件,保衛處暗中記錄的檔案又厚了一頁。
更令人不安的是,
師部偵察連在例行巡邏中,
在後山另一側、靠近地圖上標注的另一條隱秘小徑入口處,
發現了新鮮的、非軍用的膠鞋腳印和丟棄的壓縮餅乾包裝紙,
品牌是市麵上少見的外地貨。
腳印朝向深山,消失在一片難以追蹤的碎石坡。
這些蛛絲馬跡,
如同陰冷的溪流,悄然彙合,
指向一個令人警惕的可能性:“幻影”組織的觸角,
或許並未因周曉芸的落網和“老農”的死亡而徹底斬斷,
仍有殘存的耳目在活動,
甚至可能已經窺探到了“利劍”項目的一鱗半爪。
陸錚將這一情況秘密通報給了沈棠和劉所長。
“利劍”小組的安保措施再次升級,
所有出入人員和物品檢查更加嚴格,
對周邊環境的暗中監控也擴大了範圍。
成功的喜悅,被一層新的、更加沉重的陰影所籠罩。
沈棠知道,他們的對手,如同潛伏在黑暗中的毒蛇,極其耐心,也極其危險。
接下來的路,不僅是技術的攀登,
更是與時間、與隱藏敵人的賽跑。
“利劍”的光芒越盛,吸引的暗影也就越多。
真正的考驗,或許才剛剛開始。
“利劍”原理樣機測試成功的振奮情緒,
在“利劍”小組內部持續了不到四十八小時,就被一記晴天霹靂徹底擊碎。
周二的清晨,
秋雨綿綿,小紅樓裡彌漫著潮濕清冷的氣息。
沈棠比平時稍早一些來到三樓的總體設計室,準備開始新一天的工作,
重點是對測試數據進行分析,並著手下一輪改進設計。
她習慣性地走向自己那張靠窗的、堆滿圖紙和資料的大繪圖桌,
準備取出鎖在抽屜裡的核心筆記本和最新繪製的、包含所有關鍵修改點的第二代設計草圖。
當她拿出鑰匙,插入抽屜鎖孔時,心裡咯噔一下——觸感不對!
鎖芯轉動異常順滑,完全沒有平時那種輕微的滯澀感。
她猛地拉開抽屜,裡麵整齊擺放的文件和書籍映入眼簾,表麵看起來一切如常。
但沈棠的心卻瞬間沉了下去——她有一個極其細微的習慣,每次鎖抽屜前,都會將筆記本的側邊與抽屜內壁一條幾乎看不見的劃痕對齊。
而現在,筆記本的位置偏移了約一厘米!
她強作鎮定,迅速翻開筆記本,快速檢查。
前麵幾頁關於原理推導和初期草圖的頁麵都在,
但當她翻到最近更新的部分——那幾張詳細標注了改進後的藥型罩精確角度、新型閉鎖機構細節、以及針對初代樣機暴露問題提出的關鍵解決方案的草圖時,
她的血液幾乎凝固了!
中間最關鍵的三頁,
被人用極其精細的手法,沿著裝訂線悄無聲息地裁走了!
切口整齊得幾乎難以用肉眼察覺,
隻有對著光仔細看,才能發現那細微的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