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棠在技術討論會上,
展示了最新的模擬穿甲數據,
圖表上那條陡然上升的曲線,
讓所有與會者都為之振奮。
老周摸著新加工出來的彈頭部件,
感慨道:“這東西要是真成了,咱們的戰士就再也不用抱著炸藥包往上衝了!”
老吳則盯著燃燒室新的結構圖,眼中閃爍著攻克難關後的光芒。
成功的希望,像黑暗中的燈塔,激勵著每一個人。
然而,沈棠在喜悅之餘,心頭的那絲隱憂始終未散。
她知道,技術越接近成功,來自暗處的威脅就越致命。
她加強了對實驗室和樣機的安保自查,
要求所有關鍵數據必須有多重備份和加密,並製定了嚴格的樣品流轉登記製度。
調查與反調查,在看不見的戰線上進行著無聲而激烈的較量。
對老範的監控在繼續,
發現他除了對舊資料有特殊興趣外,
近期與外界聯係極少,生活軌跡簡單得近乎刻板。
被逆用的老田那邊,
“掌櫃”再沒有新的指令傳來,
仿佛已經察覺到了危險,
暫時蟄伏起來。
旅社試探之後,一切又恢複了令人不安的平靜。
但陸錚和沈棠都清楚,
這平靜絕對是假象。
“掌櫃”就像最高明的獵手,擁有驚人的耐心。
他可能在等待“利劍”項目下一次更關鍵的節點,也可能在策劃更隱蔽、更致命的行動。
一天深夜,沈棠在整理資料時,
無意中翻到一張幾年前研究院全體人員的模糊合影。
照片上,老範站在角落,戴著那副厚厚的眼鏡,臉上是拘謹而模糊的笑容。
他的旁邊,站著的是當時還在後勤處、笑容燦爛的周曉芸。
更遠處,是推著自行車、一臉憨厚的老田。
還有那些曾經或現在仍在研究院工作的、形形色色的麵孔……
一張普通的合影,
此刻看來,卻仿佛充滿了無聲的暗示。
誰才是那個隱藏最深、操縱著一切的“掌櫃”?
是看似與世無爭的老範?
還是已經落網的周曉芸背後另有其人?
抑或是某個從未進入視線、卻始終在陰影中窺視的人?
夜深人靜,
小紅樓裡隻剩下沈棠辦公室的燈還亮著。
她麵前攤開著最新的設計圖紙,數據完美,思路清晰,第三代“利劍”樣機的成功似乎指日可待。
然而,她的心卻無法沉浸在技術突破的喜悅中,一種莫名的不安感越來越強烈。
周曉芸的潛伏、老白的被脅迫、試驗場的爆炸、老田的逆用、老範的疑點……敵人的手段層出不窮,陰險狡詐,仿佛一張無形的網,始終籠罩在項目上空。
他們總能找到漏洞,總能利用人性的弱點。
僅僅依靠傳統的保衛和偵查手段,就像是在黑暗中與影子搏鬥,被動且低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