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工程的過程異常艱難。
硬件組在拆解一塊關鍵的多層電路板時,
由於缺乏圖紙和專用工具,
不小心損壞了一條細微的線路,
導致整塊板卡報廢,讓大家心疼不已。
軟件組更是進展緩慢,
設備就像個沉默的啞巴,
對發出的指令毫無反應,
連續幾天都沒有任何突破。
然而,在極度困難的情況下,有時也會出現轉機。
一天,軟件組一位年輕的技術員小趙,
在反複嘗試與設備通信時,無意中發現了一個未被文檔記載的、用於低級調試的後門指令序列。are的部分源代碼片段和內存映射信息!
這個發現意義重大!
雖然隻是碎片,卻像一把鑰匙,打開了通往係統深處的一絲縫隙。
沈棠立刻組織人手,
日夜不停地分析這些碎片化代碼,
試圖從中拚湊出係統的運行邏輯和關鍵接口定義。
與此同時,硬件組在清理一台攝像機的外殼時,
在極其隱蔽的夾層裡,
發現了一張卷成細卷、用透明膠帶粘著的微型底片!
經過處理放大,底片上竟然是該型號設備早期版本的部分電路原理圖手稿!
雖然不完整,也不是最終版,但提供了極其寶貴的參考!
顯然,這是國外工廠裡某位有良知的工程師,
或者是對公司做法不滿的員工,
冒著巨大風險留下的“禮物”。
這兩份意外的“禮物”,雖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卻極大地鼓舞了士氣,也讓逆向工程看到了曙光。
沈棠撫摸著那張珍貴的底片,心中感慨。
技術的壁壘或許可以人為設置,但追求真理和正義的人心,是無法被完全封鎖的。
她更加堅定了決心:無論多麼困難,一定要把這雙“天眼”點亮,讓它看清黑暗中的魑魅魍魎,守護這片土地的光明。
深山穀底,“長城”基地的燈火成了唯一對抗漆黑天幕的星點。
被刻意刁難的“洋設備”像一堆沉默的鋼鐵巨獸,冷冷地蹲在實驗室中央。
但此刻,基地裡的氣氛卻與之前的沮喪截然不同,
一種憋著股勁、非要啃下硬骨頭的熱火朝天彌漫開來。
老周挽著袖子,額頭上綁著條毛巾,鼻梁上架著副老花鏡,正和幾個年輕技工圍在一張巨大的工作台旁。
台上攤滿了從設備上拆下來的各種電路板、元器件,
旁邊還擺著自製的簡易測試儀和萬用表。
“老周,這塊接口板的時序信號還是不對,仿製出來的老是無法同步。”
一個年輕技工撓著頭說。
老周湊過去,
眯著眼看著示波器上雜亂的波形,
拿起烙鐵和一把小鑷子:“彆急,你看這裡,原裝板子上這個電容的容值,我們之前測的有偏差。
還有這個三極管的偏置電壓,得再微調一下。
小張,去把那個舊的軍用通訊備件箱拿來,
我記得裡麵有批參數更接近的電容……”
另一個角落,有人喊:“周工!您來看看這個電源模塊,
負載一上去就保護,是不是散熱片麵積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