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你們有沒有總結過,哪些地方、什麼時間點,容易出問題?”
王排長想了想:“有啊!比如倉庫後牆那個拐角,晚上沒燈,是死角;
還有食堂後麵的小樹林,飯後經常有人溜達,但也容易藏人;
淩晨三四點,是人最困的時候,也最容易鬆懈……”
老吳若有所思:“我們可以把這些經驗規則化!
給係統設定‘重點監控區域’和‘重點監控時段’,在這些地方和時間,降低報警閾值!
還可以結合簡單邏輯,比如‘目標在雨中緩慢移動且軌跡異常’才報警,而不是見雨就報!”
老周也來了靈感:“硬件上也能想辦法!攝像頭怕雨淋?
咱們給它加個‘鬥笠’!
用廢料做個簡易防雨罩!夜裡看不清?
能不能在關鍵點位,偷偷裝幾個亮度低、方向性好的小燈,不直接照路麵,隻提供基礎照明,還不容易被發現?”
會議的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
技術專家放下了身段,一線保衛人員貢獻了經驗。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提出了大量看似“土氣”卻極具操作性的建議:用鐵絲網劃定虛擬警戒線,結合紅外對射報警器作為係統輔助;
利用廢舊收音機零件製作簡易震動傳感器,埋在關鍵區域地下,感知異常腳步;
甚至提出訓練軍犬配合係統,在係統報警後由馴導員帶犬確認……
沈棠認真地聽著,記錄著,心中豁然開朗。
她意識到,“天眼”係統不應該是高高在上的“上帝之眼”,
而應該是嵌入到現有安保體係中的一個高效輔助工具,
它需要與人、與現有的土辦法緊密結合,
才能發揮最大效用。技術必須“接地氣”。
根據“諸葛亮會”的成果,沈棠果斷調整了研發策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進行了一次徹底的“降維”打擊:
1.目標降級:不再追求“全自動、智能化”的虛幻目標,而是定位為“重點區域、重點時段的高效預警與證據記錄係統”。
2.算法簡化:大量引入基於規則的經驗判斷,簡化複雜的模型識彆。優先保證在特定場景下的低誤報率,寧可漏報,不能錯報。
3.人機結合:係統隻負責發現異常和錄像,報警後由監控中心的人員根據視頻畫麵和經驗進行最終判斷和處置。
4.土法上馬:大量采用老周等人提出的簡易防雨、防塵、輔助照明等土辦法,提升硬件環境適應性。
研發方向調整後,
進展反而加快了。
係統不再試圖去理解整個複雜的世界,
而是專注於完成幾個簡單的、定義清晰的任務。
誤報率開始顯著下降,尤其是在設置了重點區域和時段規則後,
係統變得“懂事”了很多。
同時,
保衛處根據王排長的經驗,
調整了巡邏路線和哨位,與“天眼”係統的監控範圍形成互補。
當係統在深夜報警提示某倉庫角落有異常移動時,
值班員可以立即調看實時畫麵,並通過對講機通知附近巡邏的戰士前往查看。
這種“電子眼+人眼”的結合,大大提升了反應速度和準確性。
一天夜裡,
係統成功預警並記錄了一次真實的試探:一個黑影試圖靠近基地外圍的電網。
雖然黑影在戰士趕到前迅速逃離,
但錄像清晰地記錄下了其身高、體態和逃跑方向,
為後續追蹤提供了寶貴線索。
看著監控屏幕上那雖然粗糙卻真實有效的畫麵,
沈棠終於露出了釋然的笑容。
喜歡六零悍女:末世大佬的逆襲之路請大家收藏:()六零悍女:末世大佬的逆襲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