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造“地下工事入口”的任務,
交給了經驗最豐富的老工程師範師傅。
他帶著兩個絕對可靠的徒弟,
在後山一處遠離核心區、但地勢相對隱蔽、靠近秦教授之前表現出興趣的山坳裡,連夜開工。
他們利用現成的天然岩縫,
巧妙地用舊磚塊、朽木和特意做舊的石塊,
壘砌了一個僅容一人彎腰進入的“洞口”,
洞口內側還用鋼釺鑿出幾道看似年代久遠的刻痕,周圍撒上些腐土和落葉,做得天衣無縫。
接下來,就是如何讓這個“秘密”自然地傳到秦教授耳朵裡。
這個機會很快來了。
基地後勤處組織了一次小範圍的義務勞動,
清理後山邊緣的排水溝。
楊雪“恰好”被分到和管倉庫的老趙一組,勞動間隙,她裝作無意地跟老趙閒聊:
“趙師傅,我昨天去後山那邊檢查線路,好像在東頭那個山坳裡看到個怪石頭縫,黑黢黢的,往裡瞅好像還挺深,不會是啥老洞子吧?”
老趙是個熱心腸,一聽就來了精神:
“東頭山坳?喲!沒準兒還真是!早些年聽老人說,那邊以前有過屯兵洞!回頭我得跟秦教授說說,他肯定感興趣!”
果然,第二天,
秦教授就“偶然”從老趙那裡聽說了這個“發現”,
表現得極為興奮,立刻向基地申請去考察。
申請很快被“批準”了。
秦教授要去考察“新發現”的消息傳來,指揮中心立刻行動起來。
高峰親自帶隊,林虎和幾名精銳戰士提前一夜潛入山坳,
在假洞口周圍布下了天羅地網:洞口內側安裝了極其隱蔽的壓力觸發式照相裝置和紅外感應器;
洞口上方和兩側的岩石縫隙裡,藏好了抓捕網和微聲狙擊點;
更遠處,老張帶人設置了外圍封鎖線。整個區域處於嚴密監控之下。
沈棠和楊雪則在距離山坳不遠的一處隱蔽觀察點,
一個廢棄的護林小屋裡,通過架設的有線傳輸設備,
實時接收洞口傳感器傳回的信號和圖像。
陸錚坐鎮指揮中心統籌。
出發前,高峰特意叮囑楊雪:“楊雪,你的任務是寸步不離沈工,確保她的絕對安全。無論發生什麼,沈工的安全是第一位的!”
“明白!”楊雪鄭重應道,檢查了一下配槍,眼神堅定。
第二天上午,陽光明媚。
秦教授在兩名基地文化乾事的“陪同”下,興致勃勃地來到了山坳。
他戴著草帽,拿著手電筒和地質錘,圍著那個假洞口仔細端詳,
不時用手摸摸石壁上的“刻痕”,顯得非常專業和投入。
觀察點裡,沈棠緊盯著屏幕上由洞口隱藏攝像頭傳回的實時畫麵。
楊雪則警惕地注視著周圍的環境。
“他在測量洞口尺寸,看得很仔細。”沈棠低聲說。
畫麵裡,秦教授對那兩名“文化乾事”說:“你們在外麵等我一下,我進去看看結構,裡麵可能缺氧,人多了不安全。”
“秦教授,您小心點!”兩名“乾事”關切地叮囑,順勢留在了洞口外,實則封鎖了出口。
秦教授彎腰鑽進了洞口。
觀察點裡,壓力觸發相機的指示燈悄無聲息地亮了一下,紅外感應器也捕捉到了他的移動軌跡。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洞裡沒有任何異常聲響傳來。
埋伏在周圍的戰士們都屏住了呼吸。
大約過了十分鐘,
秦教授從洞裡退了出來,臉上帶著一絲興奮的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