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強的猝死像一盆冰水,澆在劉浩天心頭。
對手的狠辣和滲透之深,令人心驚。
“老樹”這個代號,如同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必須儘快找出這根深埋的毒刺!
劉浩天連夜召集陸錚、高峰和絕對可靠的保衛處核心骨乾,在小會議室內密議。
“阿強臨死前提到‘老樹’,
通過《紅旗》雜誌和死信箱聯係。
這是我們目前唯一的線索。”
劉浩天目光掃過眾人,聲音低沉,
“排查範圍,鎖定在能定期、合法接觸到最新版《紅旗》雜誌,並且有條件設置、使用死信箱的人員。
重點是——機關各部門領導,機要、通訊、文書崗位人員,以及……能接觸到文件流轉環節的中高層乾部。”
名單初步圈定了二十餘人。
範圍依然很大,但有了明確方向。
“排查要絕對秘密進行。”
劉浩天強調,
“高峰,你親自負責,用外調、談心、工作檢查等名義,側麵了解這些人的社會關係、過往經曆、近期活動,特彆是訂閱和閱讀《紅旗》雜誌的習慣。
陸錚,你配合,從日常工作接觸中觀察,注意任何細微異常。”
“是!”兩人肅然領命。
與此同時,沈棠在技術室,
麵前堆放著最近半年的《紅旗》雜誌。
她反複思考阿強的話——“用《紅旗》雜誌……第……第……”。
第幾期?第幾頁?還是某種基於期刊的密碼?
她將雜誌一頁頁翻開,用放大鏡仔細觀察。
除了正常的印刷文字和圖片,她特彆注意是否有極細微的針孔、劃痕、墨水點等異常標記。
這項工作繁瑣至極,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敏銳的眼力。
幾個小時下來,眼睛酸澀,卻一無所獲。
這些雜誌都是公共閱覽的,即使有標記,也可能被多人翻閱破壞。難道思路錯了?
沈棠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
她想起阿強模仿筆跡的能力,以及李建國使用的針尖密碼。
敵人擅長利用日常物品和常規活動做掩護。
“老樹”通過《紅旗》雜誌傳遞指令,會不會不是物理標記,而是……內容本身的某種約定俗成的解讀方式?
比如,利用特定期號的特定文章標題、段落,甚至鉛字排列的微小差異,來構成密碼?
這需要“老樹”和下線之間有共享的密碼本或解讀規則。難度極大,但更隱蔽。
她將這個推測記錄下來,準備找機會向劉浩天彙報。
眼下,更需要的是從那些被排查對象身上找到突破口。
排查工作秘密展開。
高峰以“加強機關作風建設”為由,找名單上的乾部逐個談心。大部分人的反應都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