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辯論法五則_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2章 辯論法五則(1 / 2)

沒有過多的繁文縟節,問道會直接切入核心環節。

一開始,是年輕學子們之間的激烈辯論。他們所討論的話題,多是關於經義的闡釋、詩詞的品鑒以及心性的修養。這些討論雖然不乏精彩之處,引得眾人的才氣如光華般閃爍,但在方炎聽來,這些觀點大多局限於章句之間,或者流於空談心性,與現實生活中的民生問題以及家國天下的大事相距甚遠。

麵對這樣的情況,方炎始終保持沉默,宛如一塊礁石穩穩地立在洶湧的浪濤之中,不為所動。

高台之上,王倫的目光偶爾掃過方炎,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冷意。

時間流逝,日上中天。終於,一位出身江南書香門第的年輕進士,在論及“格物致知”時,試圖引入一些墨家機關術的觀察心得,以證“格物”之廣博。話音剛落,便引來一片質疑。

“荒謬!格物乃是為窮究天理,明心見性!豈能與奇技淫巧混為一談?”一位中年翰林厲聲反駁。“然也!《大學》有雲:‘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此物乃心中之理,非匠人所格之實物也!”另一人附和。那年輕進士麵紅耳赤,試圖爭辯:“可是…朱子亦曾言,‘蓋天下之事,皆謂之物’,觀枯槁草木,亦可悟生生之理,為何觀察機關運轉,便不是格物?”

“強詞奪理!此物非彼物!心性之本,豈是齒輪杠杆可比?”爭論漸起,卻始終圍繞著“物”的定義打轉,陷入僵局。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引經據典,卻如同在迷霧中打轉,越辯越不明。

就在此時,一個平靜的聲音清晰地響起,壓過了現場的嘈雜:“諸位之爭,可是在論‘格物’之‘物’,究竟何指?”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方炎不知何時已睜開雙眼,目光清亮,正望向爭論的中心。

場間頓時一靜,隨即泛起一陣低低的騷動。他果然還是開口了!那中年翰林冷哼一聲:“方侯爺亦有高見?莫非兵家殺伐之術,也可稱之為‘格物’?”語帶譏諷。

方炎不以為然,緩緩起身,走到場中環顧四周,朗聲道:“高見不敢當。隻是見諸位爭執不下,忽有所感。諸位所爭,看似字義,實則乃是認知世界之方法迥異。”

“哦?何為認知世界之方法?”王倫的聲音從高台上傳來,帶著審視的味道。他終於等到機會了。

方炎向高台微一拱手,從容道:“王先生。諸位認為‘格物’之物,僅是心中天理,而非外物實體。故而認為格機關之術,便是偏離聖道。然則,敢問諸位,心中之‘天理’,又從何而來?可是生而知之?”

“自然是讀聖賢書,修身體悟而得!”有人答道。

“聖賢書中的道理,又是從何而來?”方炎追問。

“這……自是古之聖賢,觀察天地萬物,體察人倫世事,而後得出的至理!”

“既然如此,”方炎目光湛然,“聖賢可通過觀察外物、體察世事而得‘天理’,為何我等後人,卻隻能閉門讀死書,空談心性,而不能效法聖賢,親自去‘格’那外物實事,以求真知呢?莫非聖賢之道,是讓我等一代不如一代,隻知因循守舊,不敢越雷池半步嗎?”

一連數問,如同重錘,敲在眾多儒生心頭!許多人一時語塞。

王倫麵色一沉,喝道:“巧言令色!聖賢已備述萬事之理,吾輩隻需潛心研讀,躬行實踐即可,何須再標新立異?觀察外物,沉迷雜學,隻會玩物喪誌,偏離修養心性之根本!此乃舍本逐末!”

“王先生此言,請恕方炎不敢苟同!”方炎聲音陡然提高,目光如炬,直視高台,“聖賢之偉大,在於他們開辟了認知世界的道路,而非窮儘了所有真理!若按王先生之說,後世子孫隻需背誦祖宗遺訓便可高枕無憂,那我人族文明何以進步?禮樂何以演變?王朝何以更迭?若萬事之理早已窮儘,那我等今日坐於此地‘問道’,所問又是何‘道’?豈不是多此一舉!”

“嘩——!”場下頓時一片嘩然。這番言論,簡直是在質疑儒家道統的絕對權威!

“狂妄!”“悖逆之言!”不少守舊儒生紛紛嗬斥。

王倫氣得胡須微顫,猛地站起:“方炎!你休要胡言亂語,混淆視聽!聖賢之道,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亙古不變!豈容你妄加揣測!你口口聲聲認知、真理,無非是想為你兵家殺伐、百家雜學張目!壞我儒家純正之道!”

“王先生!”方炎毫不退讓,聲音鏗鏘如金鐵交鳴,“您口口聲聲說聖賢之道亙古不變,那我請問,孔子編撰《春秋》,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事,褒貶善惡,可曾說過後世萬事皆可依樣畫葫蘆?亞聖倡‘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可曾說過後世君王隻需照搬其言便可治國平天下?聖賢所言,乃是道理,是方法!而非束縛後人思想的僵死教條!”

他環視全場,看到許多年輕學子眼中露出思索甚至讚同的光芒,繼續道:“若認知世界的方法隻有閉門讀書、空談心性這一條路,那我華夏何時能有《甘石星經》以窺天道運行?何時能有《神農本草》以療百姓疾苦?何時能有《孫子兵法》以禦外侮、保家國?難道這些,都不是‘道’的一部分嗎?難道這些先賢,都偏離了聖道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連續的質問,引動才氣,聲音在廣場上空回蕩,震人發聵。許多年輕學子聽得心潮澎湃,他們早已對僵化守舊的學風有所不滿,方炎的話簡直說出了他們的心聲!

“說得好!”人群中,忽然有人忍不住高聲叫好,正是一位墨家弟子。緊接著,又有幾家百家的年輕傳人出聲附和。

王倫臉色鐵青,指著方炎:“強詞奪理!歪理邪說!你…你這就是詭辯之術!非君子坦蕩之道!”

“詭辯?”方炎忽然笑了,笑容中帶著一絲冷意,“原來在王先生眼中,遵循事實與邏輯,便是詭辯。那好,今日方炎便與諸位論一論,何為‘辯’,何為‘證’!何為獲取真知、明辨是非之法!”

他深吸一口氣,識海之中,兵戈文宮大放光明,文思泉湧。來自另一個世界的知識沉澱,與這個世界的才氣修為、兵家智慧,在此刻完美融合。

他朗聲道:“既然諸位認為我方才所言是‘詭辯’,那我便請問諸位,當兩位賢者對一個道理各執一詞,如何判定誰對誰錯?是比誰引用的聖賢語錄更多?比誰的嗓門更大?比誰的官職更高、文位更尊?還是說,應該有一套超越個人喜好、超越門戶之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評判標準?”

這個問題,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這是百家爭鳴千百年來都無法徹底解決的難題!

“自然是…以聖賢之道為準繩……”一個儒生遲疑地說。“若雙方都聲稱自己符合聖賢之道呢?”方炎立刻追問。

“這……”儒生語塞。

“再者,聖賢亦有其時代局限,若遇到聖賢未曾言明的新事物,又當如何?”方炎拋出問題。

全場寂然。連高台上的周濂溪也露出了深思的表情。

方炎踏步上前,聲音傳遍全場:“今日,我便拋磚引玉,提出一法,名曰《辯論法》!此法並非終極真理,僅為一探究真理之工具,旨在厘清思維,明辨是非,以求真知!”

他話音未落,周身才氣已不由自主地鼓蕩起來!玄色深衣無風自動,識海中的文心烈陽瘋狂旋轉,竟引動學宮上空彙聚的才氣雲渦緩緩轉動!

“夫辯論者,欲求真理之所在也。然真理非一人之私見,亦非權威之獨斷。故需立規則,明方法,方可去偽存真……”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